三國世界。
建興十二年四月。
諸葛亮與司馬懿遙遙相望,
都在等待著獎勵的到來。
諸葛亮坐在床榻之上,剛剛看到房玄齡的獎勵畫面。
他知道接下來就是他自己的獎勵,所以也帶著幾分期待。
只要自己壽命足夠,諸葛亮就有信心自己北伐能夠成功。
只是一想到北伐,他就總忍不住想到如今遠在蜀中的劉禪。
章武三年四月,劉備命喪白帝城,太子劉禪繼蜀漢皇帝位。
劉備生前托孤諸葛亮和李嚴,讓劉禪視諸葛亮為父。
諸葛亮知道劉禪有多么不容易。
準確來說,劉禪接手的是一個十足的爛攤子。
外部,宿敵魏國一直虎視眈眈,盟友東吳成了勢不兩立的仇人。
內部,精兵良將已所剩無幾,雪上加霜的是,朱褒、雍闿、高定、孟獲等數郡又先后叛亂,政權隨時可能傾覆。
真可謂內憂外患,岌岌可危。
這么糟糕的局面,對于當時的諸葛亮和劉禪來說都是一件難題。
在諸葛亮的盡心竭力之下,劉禪繼位不過短短五年時間,就做出了極大的成績。
【務農殖谷,閉關息民】,農業生產恢復了元氣。
【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國內局勢實現了平定。
【吳王孫權同恤災患,潛軍合謀,掎角其后】,吳蜀聯盟重修舊好。
【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詣受節度】,外交成果令人矚目。
在劉禪的配合和諸葛亮的努力下,使危機四伏的蜀漢政權徹底走出低谷,并且使國家呈現一種中興的氣象。
劉禪從來不干涉諸葛亮的決定,但諸葛亮知道劉禪是個有能力的人。
劉禪先后立張飛的兩個女兒為自己的皇后,又將自己的女兒許給了關羽之孫,年輕有為的蜀漢將領關統為妻。
這樣就將劉備政權最核心的勢力變成了自己最可依靠的班底。
諸葛亮評價劉禪評價的不多,不過都是贊譽。
諸葛亮曾對射援稱贊劉禪,射援又將諸葛亮的話告訴了劉備。
通過射援的描述諸葛亮現在還能想象到當時劉備的高興。
【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于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
丞相諸葛亮都稱贊劉禪聰明過人,雄韜大略,遠遠超過人們的期望,劉備表示沒有什么可擔心的。
之后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也評價過劉禪。
【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諸葛亮明確地肯定了劉禪的天資聰穎、敏銳通達。
自古以來,少主重臣,就是一對冤家,能夠和睦相處的極少,更多的還是以悲劇告終。
諸葛亮為了打破這個定律,實現雙贏,他選擇了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