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世界。
蕭何剛剛草擬了一份安撫百姓的粗稿。
如今正在一邊推敲一邊看著視頻。
看到自己也在這個盤點之中,蕭何感到十分的開心。
自己不僅成為一代名相,最終還落得個好下場,后人也因此受到福澤。
他現在自然是感到無比的滿意。
不過他現在比較擔心一點,那就是韓信的問題。
如今的韓信兵強馬壯,雖然硬實力比不上劉邦與項羽,但其軍事謀劃過于強大,若固守一地,劉邦也很難對其造成什么影響。
之后再坐山觀虎斗,等著劉邦項羽死拼,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恐怕就勢大難治了。
不過蕭何對于當時自己舉薦韓信也并不后悔。
蕭何并不會未卜先知,他之所以看中韓信,其一是因為對方體現出了當時漢軍所稀缺的素質;其二,則是有私心驅動的因素。
當初韓信在項羽手下的時候并不受重用,這不是說項羽不知道韓信有一定的能力。
而是項羽本人的軍事才華已經足以橫行天下,還有英布等猛將。
并且當時項羽的實力已經獨步天下,他也沒有必要去冒險培養韓信。
而韓信的野心也讓他不可能待在這種很難進步的地方,所以就來到了劉邦的手下。
項羽的手下不缺少軍事理論,可劉邦的手下卻是十分的缺。
韓信來到當時身為漢王的劉邦營中,漢軍的將領大多是跟隨劉邦的沛縣老鄉。
這些人幾乎沒接受過系統的軍事素質訓練,兵法理論知識更是無從談起,只是在是戰斗摸爬滾打、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
只不過在劉邦稱王的前期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跟隨劉邦殺進關中,由于有張良、陳平等頂級智囊在,這些將領的不足暫時沒有體現。
但若接下來劉邦想要殺出關中,那就必須需要能夠素質全面、能夠獨當一面的軍事統帥了。
因此,當韓信與蕭何見過面,經過多次的深入交流,識人能力高超、對軍事有一定了解的蕭何立即發現了韓信獨特的素質。
畢竟,當時的韓信曾多年跟隨當時的頭號軍事奇才項羽作戰,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對于實踐的認知,都具有讓人仰望的獨到之處,遠遠碾壓那些出身底層的沛縣元勛。
因此,蕭何之所以信心滿滿地舉薦韓信,既不是未卜先知,更不是賭博冒險,而是基于對方的履歷、知識而得來的綜合判斷。
以上是于公的原因,除此之外,蕭何也許還有于私的盤算。
他需要韓信這個算得上是外人的人進入漢軍領導集體。
要知道,此時的蕭何,已經在持續數年的楚漢之爭中為前線軍隊提供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補給,威望之大難以估計。
而那些在外出征的武將,對于只會在后面提供補給的蕭何也沒有過于重視,蕭何在當時處于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因此,作為長期主管政務、后勤的文官,他需要軍隊中有一位【自己人】,這樣才能在復雜的官場上夯實自己的地位。
這時候來自項羽陣營、軍事素質卓越,但卻在漢營中毫無人脈、渴求建功立業的韓信,自然就成了蕭何最好的選擇。
而此時的韓信也迫切需要他人的引薦,能夠且愿意幫他的,只有蕭何。
當然了,蕭何也知道劉邦對于這一切都了解,但是劉邦也需要以禮賢下士的姿態吸引更多人才為自己所用。
而且劉邦向來善于制衡,韓信就可以成為制衡諸將最好選擇。
之后的韓信也并沒有讓蕭何失望,在彭城之戰后終于得到了獨當一面的機會,他依靠自己的出色表現,既證明了蕭何的眼界,也成了蕭何在軍隊中的有力依靠。
視頻畫面上的變化,打斷了蕭何對于這些問題的思考。
他知道再過一會兒就是自己的獎勵了,他對于此也是無比的期待。
“我的獎勵終于要來了,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根據前面幾個人所獲得獎勵來看,首先肯定是壽命,不過如今我還年輕,對于這個沒有迫切的需求。”
“而剩下的那一個獎勵,一般都是獲得了獎勵的人和他的國家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