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不管這次的結果怎樣,我也要堂堂正正以歌曲來取勝,否則,失了我本意。再怎么說,我也是天王級歌手,她林月茹只是一個一線歌手,還排不進前十的存在,不值當。”
“但是,我總覺得這次的林月茹專輯銷量差不了,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威脅,如果處理掉,對于我們,會更有利。”
“算了,正常進行就好。我也想與這個覃海碰一碰,到底是我的底蘊夠,還是他的才華好。”
張羌這里發生的一幕,并不是獨有的。在其它的地方,也發生同樣的事,比如楊羨,還有另外的兩位天后級明星藝人。這些人討論的核心,除了林月茹這個后起之秀,那就是覃海這個音樂人了。
在覃海出現之前,歌壇里音樂人創作歌曲,作詞與作曲是不同的領域,從沒有出現過,詞曲一把抓,還取得如此成績的音樂創作人出現過。
是的,如果詞曲由一人包辦,契合度會更好一些,但奈何術業有專攻。
這一切,本就被默認的事,到了覃海這里,被打破了,作為古文協會理事,隨著岳陽樓記的出現,覃海的才華成了公認,如此才華,包圓了詞曲創作于一體,也就不讓人奇怪了。
再者,入選教材的那兩首詩,正是詞,這也是從未發生過的事,卻在覃海這里出現了。
再加上那恐怖的經典歌曲的成功率,輾壓音樂創作人中的9.99成人員,從而臍身頂尖音樂人之列。
另外還有一個身份,也是被粉絲們津津樂道,卻也被各大公司看中的身份,三級編劇。
娛樂圈里,針對一些冒尖的從業人員,會有雷這種東西的出現,但到了覃海這,讓娛樂公司都有一種無從下嘴的感覺。要知道,一般的娛樂公司,都不會只經營一種,都會歌手與演員等同步發展,很少會有只單獨做一種。
《瑯琊榜》如今雖然已經播放完了,但那現象級的成績,讓張天望還有環宇,投資進去的資金,翻了十幾倍,這么高的盈利能力,讓娛樂公司不敢下死手,打一下,讓他痛一下,就收手了。
因為一個信念,那就是萬一今后有合作的機會呢?
不提這些題外話,此時的網上,隨著零點的臨近,樂迷們中也熱鬧了起來。
指針指向了十二點,午夜的鐘聲被敲響,歌曲也被以數字專輯的方式,出現在了網上,供人下載,樂迷們,等著的就是這個。
實體專輯,當然也有刻錄,但早就在電子產品普及之后,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比如上一張林月茹的專輯,幾百萬張的銷量,被認為是歌壇里,最后的榮光。
林月茹之后發布的專輯,沒有過百萬的銷量,就是明證。
這一情況,導致了許多的歌手,在發布專輯的時候,會選擇了直接發數字專輯,不做實體專輯的發售,薄利多銷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