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網友們怎么罵,沒有人出來回應什么。反倒是中閱的編輯靜舍急得不行。
花費了些時間,靜舍終于在娛樂圈內,通過那個好友,拿到了覃海的電話。
這一天,覃海正在院子里,手上拿著一本書看著,是一本歷史類的全球通史。沒辦法,來到這個世界這么久了,剛開始的時候,為了初步了解這個世界,只是大概的翻過,沒有細看。現在有時間,手機也不太想玩,就拿起書看了起來。
這個世界的通史,相比前世的地球,一樣的精彩絕倫。自三國后走了另一個極端的叉路,卻同樣經歷了朝代更迭,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準則,同樣適用于這個世界的華夏。
不一樣的歷史,不一樣的人物,讓覃海看得津津有味,看入迷了。
碰到哪個感興趣的人物,還找來同類的野史或者民間傳記來看,相互印證,一付興趣勃勃的樣子。通過這樣的印證,一個個人物,仿佛活靈活現的出現在眼前一樣,這更讓覃海有種欲罷不能的起腳。
可能對于此刻覃海的狀態,那些學歷史的人,或者從事歷史的人,一定會對他敬為天人。
從未有人,因為歷史,如此的癡迷過。就算有人如覃海一般,那也只是針對一個朝代,或者一個人,進行了解和感興趣,像覃海一樣,對于世界歷史各個方面都去涉獵,如果有人知道,一定以為覃海瘋了。
興趣,有時候,真的比什么都管用。對于覃海來說,現在的他,雖不如那些專注與某一個人物,或者某一段歷史鉆研的人那么的精深,但對于博聞強記,也要甘拜下風的可能。
正是這樣的一天,覃海久沒有開機的手機,接到了靜舍的電話。
最后的最后,覃海答應了中閱的簽約,簽下了合同,一份中閱最高級別的鉆石合約,也是最高合約。合約中,一字千金之外,包括了書周邊及延伸產品的分成等。
像這樣的合同,覃海沒理由不簽。
最少,這樣一來,自己的基金會,又多了一個資金來源,這對于本沒有對于小說方面,沒有什么要求的覃海,算是一個意外之喜。
覃海在網上更新小說,除了真的想寫外,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后續的改編成電視劇,甚至電影所帶來的收益,那才是他看中的大頭。至于網上更新小說的分成,對于覃海來說,那都可以算得上是小錢了。
再看前世,那些大IP,無一不是通過影視,賺它個上億,如果自己投資,自己改編,那賺得更多。
這些,無一不對于自己那個基金會來說,都是一筆不能放棄的資金來源。
上一次的災害,讓覃海見識到了人在天災面前的無奈和慘烈,也讓他對于原本只為了更好救助那次災害才成立了基金會的初衷,更加堅定了幾分。所以,那次之后,覃海不但加大了投資,將后面寫歌的收益,及后來版權帶來的收益,都投了進去。
可能有人會說,你辦這個基金會,可以找民間捐助啊,可覃海不愿意。因為前世的時候,看多了其中的骯臟,他不想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基金會,因為這些,從而被毀,那就是得不嘗失,因小失大。
本著,要做就做,堅持著做下去的想法,覃海一直對于基金會注入資金。包括這次收到的簽約金一百萬,也給王艷打了過去,打進了基金會的賬戶。
另一邊,每天更新章節的覃海,對于網友們的反應,自然也看在了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