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蘇果是怎么被拿下的,難道你們不清楚?
原本蘇果已經籌備上市,甚至在華東地區,蘇果完勝華潤和百聯。
最后呢,最后蘇果成了華潤的,原本蘇果要是接受其他渠道的融資,現在國內百貨零售領域不見得是華潤和百聯獨大。
前車之鑒就在那,這個問題難道你們沒考慮過嗎?”
袁成道輕咳一聲道:“這些我們自然也考慮過,可遠方超市現在估值很高,加上我們超市渠道接近完善,VC機構望而卻步,PE機構如果進入,當務之急便是籌備上市事宜。
而您之前又說……
加上大型PE機構幾乎都是國外資本,所以如果要接受融資的話,還是這些同樣做零售渠道的企業更合適。
當然,也不是沒有其他人對超市感興趣。
感興趣的人不少,不過有這個資本和實力的機構不多,其實江北國資委也委婉流露過這種意思。
國資委那邊希望用一些其他方式進入遠方超市,包括稅收、土地抵押……
或者用貨幣形式,以有色、華安證券這些國資委控股的單位對遠方進行持股。”
李東聞言有些無奈道:“看來還是互聯網企業更吃香啊,也是,從當前看來,互聯網企業回報速度快,回報率也高。
一旦上市,可能出現十倍百倍的回報率。
而超市這些傳統行業,資產就在這,大多是以固定資產為主,就算上市,漲幅多少大家也可以大致估算出來。”
這也是很多傳統行業為什么不選擇融資的原因,沒辦法,雙方很難達成一致。
投資機構需要的是高回報,而傳統行業很難帶來這種爆發式的回報率。
而投資機構對傳統企業的低估,也讓企業不滿,就像現在的遠方超市,實際價值恐怕超過百億。
如果換成是互聯網企業,這種價值的企業,很可能會被翻幾倍甚至幾十倍進行估價。
可實際上,各大投資機構對遠方超市的估值和實際價值相差并不大,別說幾十倍,翻倍都是夢想。
反倒是實際價值不高的遠方商城,更容易獲得投資機構的青睞。
李東也就是隨口說這么一句,傳統行業千般不好,有一點也是互聯網企業不能相比的。
那就是穩定性,擁有大量有形資產的傳統企業,抗風險能力比互聯網企業要強不少,以及社會影響力方面。
當前的互聯網企業成千上萬,除了BAT這幾家,還有幾家有社會影響力的?
實體企業不同,一家規模上億的實體企業,在當地影響力很大,涉及的也是方方面面,一旦出現危機,政府第一反應便是救市重組讓企業起死回生。
而互聯網企業呢?
倒了就倒了,每年倒下去的不要太多,也沒見有幾處當地政府為他們兜底的。
腦海中諸般念頭一閃而逝,李東沒多說什么,徑直道:“那這次就以遠方商城和遠方物流為主體,那些投資機構你負責接洽。
至于超市和地產方面,人家既然不看好,那我們也不用上趕著送上門。
暫且擱置這兩家的融資計劃,看看商城方面對方能給我們開價多少。”
袁成道聞言也沒駁斥,畢竟行情在這,超市和地產公司的確不如商城和物流吃香。
不過一想到李東的百億融資計劃,袁成道還是提醒道:“李總,如果單單以商城和物流為主體,融資百億的可能性并不大。”
“為什么這么說?當初阿里拿到10億美元融資的時候,和我們差距也不大吧。更別說我們還有物流,百億也就十多億美金罷了。
何況當時雅虎拿出的不僅僅是10億美金,還有雅虎在國內的所有業務、品牌和技術使用權,才最終換來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權。”
袁成道點頭道:“當初的確是如此,不過那時候阿里剛擊敗eBay,以及對方當時的主營業務并不是淘寶,而是他的B2B業務。可我們這邊單單一個商城……”
“誰說我們只有商城?PP作為國內第二即時通訊軟件,雖然和QQ差距有點大,可也是第二,難道不值錢?
另外就是萬卡通業務,雖然現在市場份額占有率低,可有遠方商城托底,遠方商城的5000萬用戶遲早都會轉化成萬卡通用戶。
這難道不值錢?
還有馬上就要上線的微博,怎么,都沒當回事,不值錢還是怎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