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蹙眉道:“這些都是小事,干什么活不這樣?這幾天新聞我看了,那些電力公司的員工,這么冷的天,到大山里到高空操作,比咱們更冷更危險。
還有一些自來水廠的員工,下水的事都在干。
我們沒虧待這些員工,凍瘡藥、保暖服、皮手套這些東西我們都發下去了。
另外工資幾乎都翻倍地漲,大家自己愿意干,不愿意的我們也不強迫,李總何必想那么多?”
“我倒不是說這些,我尋思著,咱們的快遞車是不是要更換一下……”
李東沒說完,秦海就翻起了白眼。
我就知道!
你有點錢又開始浪了!
換車?
現在很多物流,都是員工自己帶車上崗,遠方好歹給大家配齊全了運送車輛。
為了這些車,公司花費了將近上千萬。
你一張口的工夫,又要換車,換什么車?
難道都換成轎車不成?
有時候秦海都替李東心疼的慌,這家伙有時候小氣的要死,有時候又大方的要死。
遠方無論是工資待遇,還是工作環境,配套設施,在全國都不算差。
偏偏李東想一出是一出,真以為錢不是錢了是吧。
這年頭,哪來的這么多要求。
在秦海看來,連國企的待遇都比不上遠方,當初他在紡織廠運輸隊干活的時候,也沒見得有多好。
那還是花國家的錢,現在花私人的錢,這樣的條件絕對算優厚了。
不等李東繼續說下去,秦海打斷道:“李總,都說升米恩斗米仇,這話也許說的有些偏頗,可也不是毫無道理。
咱們的待遇比其他公司好就夠了,好一點,大家會感恩。
好太多了,一方面我們的支出會增大,另一方面大家不見得會繼續感恩。
待遇這東西,是一點點地往上升才能讓人有希望。
你想一次性到位,剛開始大家是滿意了,可以后其他公司待遇漸漸上來了,咱們怎么辦?
那時候咱們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上漲,可原本咱們待遇就高,漲少了員工不樂意,漲多了咱們撐不住。
做企業,都是厚積薄發的過程,路要一步步走才對。
我不是反對提升員工的待遇,我也希望遠方的員工跟著我們能吃香的喝辣的,可現在條件還不成熟。
領先別人一步,那是優勢,領先的太多,那就是招恨。”
李東聞言考慮了片刻,秦海這話說的也不無道理。
李東自己曾經說過,他是個比較感性的人,這話不是假話。
有時候他真的挺感性的,就像快遞換車的事,之所以想到這茬,就是路上看到有遠方快遞的員工摔倒了,手上臉上都有凍瘡。
可仔細想想,其實遠方快遞這邊待遇和條件絕對都算優厚了。
再提升待遇,遠方支出就大了。
做企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后面時間還長著,現在一下子提升到頂了,日后怎么辦。
吐了口濁氣,李東沒再繼續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