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兒子真成了首富,李程遠樂呵呵道:“東子,別理你媽,最近忙不忙?”
李東聞言馬上道:“還行,爸,你是不是有啥事,直說就是了,跟我拐彎抹角的干嘛。”
“哈哈哈……”
李程遠干笑幾聲,掩飾自己的尷尬。
一旁的曹芳看不下去了,接話道:“你爸的意思是,你現在光宗耀祖了,老李家祖宗十八代都是土里刨食的,現在出了個首富,那是祖墳冒青煙的事。
你爸想著,你要是有空,就回家給老祖宗上個墳。”
李東這下總算懂了,感情是這事。
都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種想法在農村人心中根深蒂固。
李程遠從農村走出來,一輩子普普通通,也沒干出什么大成就。
現在李東干了一番大事業出來,以前李程遠不好說這些,加上李東也忙,他就沒提這事。
可現在,李東都成首富了。
再不回去祭祖,那可是要被人罵的。
有錢就忘了祖宗,這事農村人可不能干。
哪怕李東現在是首富,哪怕他覺得其實沒必要,可這是父母的心愿,他還真拒絕不得。
而且這事其實也是慣例,無論是馬昀還是馬華騰,又或是其他成功商人比如“大強子”,名氣大了,都少不得這一趟。
網上經常報道他們回家祭祖,豪車如云,現場發錢……
有時候,網上爭議不斷,覺得他們是顯擺。
可實際上,他們還用得著如此嗎?
誰的錢不是錢,真的錢多了花不完,非要顯示一下自己的土豪作風?
都不是!
說傳統也好,說文化糟粕也罷,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父母在世,或者族中有親人的,那更是少不得這一道程序。
曹芳一說完,李東就點頭道:“爸,這事你看著安排就好,我沒意見。”
一聽兒子答應了,李程遠頓時喜笑顏開道:“好好好,那我可就準備了,清明也過去了,不過七月十五也快了,就那天你看怎么樣?”
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一般祭祖都在清明、中元、重陽這幾個日子。
不過那是農歷,距離現在還有兩個多月呢。
李東有些哭笑不得,兩個多月以后的事,您用得著這么著急么。
沒有反駁老爹,李東點頭道:“就那天吧,到時候您記得提醒我,我保準回去。”
“行,我到時候提醒你,對了,東子,你二伯那邊說是想重新修譜,你覺得怎么樣?”
李程遠口中的二伯,自然不是李東親二伯,堂的。
修譜,修的自然是族譜。
在農村,修譜可不是小事,一般幾十年才會修一次,動靜不小。
李東一聽就有些熟悉道:“爸,之前不是修過一次嗎?”
李程遠干巴巴道:“那時候不是不一樣么。”
“你們還真是……”李東苦笑,點頭道:“你們高興就好,修吧,修祠堂都行,錢我全部出好了。
等明年我首富被人搶了,我看你們還重修不重修。”
重新修訂族譜,像李東現在,那首富的名頭肯定要掛上去的。
李東現在就尋思著,明年自己要真不是首富了,村里那些人還重修不重修了。
至于錢,頂多也就幾十萬的事,能讓老爸老媽開心,能讓他們覺得有面子,能讓他們滿足,李東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