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有些驚訝道:“你在贛省?你不是在磨合隊伍嗎?”
遠方實業公司,前不久才把人手配備齊全。
想要出擊,在李東看來,還要磨合一段時間才行。
于博馬上道:“我見李總您比較急,人手配齊了,我就拉出來鍛煉鍛煉,前期和一些中小企業談談,讓大家磨合一下。
等后期和其他企業談判,我們就有經驗了。”
“實戰訓練,這倒是可行。”
李東覺得這樣也不錯,先和一些中小企業談談,就算花了冤枉錢,也不算多。
等隊伍磨合好了,再進行一些大規模的談判。
這樣一來,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也不用白養閑人。
于博在贛省,李東也沒多想。
卻不想,于博主動道:“李總,來贛省有些天了,我們也和幾家小生產企業談妥了轉讓的事。
這中間,我們進行盤賬驗資,最后發現了一點有意思的事。”
“嗯?”
“這其中有一家小企業,是我們的超市供應商。”
“然后呢?”
“然后我發現,他們的庫存,比我們想象的要多。”
李東皺眉道:“說的直接點,到底什么意思。”
“剛開始我們也沒太在意,對方也不清楚我們其實就是遠方旗下的子公司,畢竟剛磨合隊伍,我們也沒打遠方的招牌。
結果這家企業,有些人就說漏嘴了。
這些貨,其實都是發給遠方超市的。
不過發貨,也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遠方訂了這批貨沒錯,甚至這批貨還進過遠方超市的倉儲中心。
也通過了驗收……”
“那為什么這批貨又回到了原廠家?”李東抓住了重點,再次問了一句。
“過了銷售期,滯銷產品,打折處理。”
李東漸漸有些明白了,一般在超市的產品,有三個日期,銷售日期,最佳日期,過期日期。
食品過期了,一文不值,這個不用說。
而等過了銷售最佳日期,其實這時候超市就開始想辦法處理這些食品了,打折,促銷,這都是常見的事。
有時候,超市的利潤其實很高,一些商品的毛利率甚至能達到50%或者更多。
而最后的凈利率為什么不高,這些過期產品其實也是一種開支。
當然,不是每種產品都需要遠方負責的。
有些商品,原廠家會進行回收處理。
可你賣不出去,貨又進多了,總不能損失全部由對方承擔,超市也要承擔一部分損失才行。
于博一說這個,李東就低沉道:“你是說,這些是遠方的滯銷產品,廠家進行回收了?”
于博舔了舔嘴唇道:“不止如此。”
“不止如此?”
“對!”于博肯定道:“真要就這些,我倒是不奇怪了,畢竟產品滯銷,這些也正常,我也不會多想。”
“那還有什么?”
“這些庫存,有些其實是已經在遠方上架的產品,我看到了上架標志。
也就是說,這些東西,實際上是遠方銷售出去的。
只不過,只是名義上的銷售,實際上并未正式上架,直接通過渠道被廠家拿回去了。”
這下輪到李東有些不解了,略顯奇怪道:“如果按照你的說法,這些商品上架了的話,賣出去,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