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不是要第一嗎?
行,給你!
咱們的業績很好,雖然利潤低,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業績好,打促銷,打折,這些活動肯定要搞。
至于這個促銷產品,直接被人包圓了,那是生意好的象征。
什么?賺錢?
這個就不指望賺錢了,現在的任務是業績為王,賺錢等咱們做到第一再說。
這恐怕不單單是一個人的想法,而是很多人的想法。
誰讓你李東想當第一!
誰讓你李東只在乎業績,業績好了,拿的獎金都多,也沒見誰利潤率下降被你懲罰了。
而且這事風險也不大,商品的確進了庫房,也的確滯銷了。
滯銷的產品,打折處理,難道不正常嗎?
唯一有些不尋常的,大概就是打折后的買家了,是原廠商。
可也沒人規定,原廠商不能當客戶是吧。
漏洞自然還是有的,可算不算犯罪,這個還真不好認定。
當然,要是有人拿了回扣,應該可以這么認定了。
可是,有證據嗎?
沒有!
周海東說贛省的賬目沒問題,肯定沒問題,因為該有的賬,全部都在。
商品進出庫的記錄都有,打折的活動其實也有。
甚至連業績都算進去了,唯一省略的,大概就是搬運了。
贛省的人很會辦事,出了庫房,就給促銷完了,人工搬運的錢都給省下去了,節省開支,多好的員工和主管!
底層員工不知道促銷沒促銷,高層主管其實也不見得會在意哪些商品參與了促銷。
倉儲那邊更是只負責進出貨,其他的他們不負責。
中間需要用到的人手不多,流程也不多。
當然,商品進入商場銷售,其實還是有手續和審核的,但是,這些流程已經被縮減到了最少。
稍微將幾個流程簡略化,這事做出去神不知鬼不覺,恐怕很多人都沒意識到這種事。
他們在文件上看到的,只有某某商品參與了促銷,然后促銷效果不錯,全部賣光了,很正常的事。
有幾個人,會特意去數千上萬種商品中,去看看這一款商品有沒有在促銷的?
就算去看了,一句賣完了,你能說什么?
或者再麻煩一點,商品直接進場,廠家再回收回去,其實也一樣,就是費用稍微高了一點,他們的二次利潤就低了。
換個謹慎一些的,這么干,也不見得不行。
這一招,在其他超市不見得管用,在遠方,還真的能糊弄過去。
誰讓遠方這邊一直放任,各大部門,主要看的就是業績營收,連帶著其他的東西管的都少了。
業績好的時候,哪怕利潤低一點,很多人都能接受。
要是大家都這么干,李東還真不一定能看出來,其他人也一樣。
可贛省這邊,稍微有些明顯了。
尤其是陳珂到來之后,贛省業績忽然增長了不少,怎么看都覺得有些糊弄人的成分在里面。
到這時候,李東當然會懷疑。
不單單是李東,其實財務和監察這邊都有懷疑,只是找不到證據罷了,畢竟各種流程手續都是完善的,賬目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