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直轄市當中,現在山城都有趕超京城的趨勢,當然,我說的是百貨行業。
山城的百貨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也就我們已經站穩了腳跟,加上打的永輝抬不起頭,其他超市才放緩了進度。
要不然,山城的大賣場和標超不見得比京城少了。”
李東搖搖頭,一邊跟著眾人在分部巡視,一邊道:“競爭這么激烈,我倒是不太擔心百聯會在這時候進攻我們。
要不然,拼個兩敗俱傷,反而便宜了沃爾瑪和高鑫。
這兩家在這邊的實力也不弱,看來他們也存了打通華南到華東通道的心思。
可惜,百聯提前一步,先拿下了永輝,可能會在閩南狙擊他們,短時間內,這兩家大概是過不來了。
這樣也好,免得我們相斗,便宜了他們這些家伙。”
對百聯和華潤,李東一般都抱著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那就斗一場,但一切前提是,沒有外資能插手的情況下!
當初遠方和蘇果,在蘇南打的熱火朝天。
為什么敢這么干,會這么干?
因為外資百貨已經被他們提前清場,打的再熱鬧,和外資也沒關系。
李東和馬家梁都是民族主義者,當然不會干那種內訌便宜了別人的事。
攘外必先安內,在這時候不合適。
大家都有個前提,先干掉外資,再進行廝殺,這不單單是百貨行業的共識。
當然,有人會遵守這個規矩,有人不遵守,你也沒辦法指責什么。
可真正能做大的華夏企業,其實都有這種共識。
不僅僅是民族自尊心的緣故,將矛頭對向外資,更容易獲得華夏百姓的青睞。
華夏擁有極其廣大的市場,你在歐美的產業比重沒超過華夏之前,你要是敢丟下華夏市場,百分百就是找死。
就算超過了,你一個華夏企業,丟下了本土市場,還是找死。
所以為了企業發展,各大企業的負責人,也不得不采取先干外資,再內訌的情形。
當然,那是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
你實力太弱,摟草打兔子,隨手就被人干掉了,這也怪不得別人。
李東說了幾句,又道:“今年滬市這邊的業績如何?”
陳穎急忙道:“前幾個月,因為剛并購整合,業績不算太好。
現在整合雖然還沒完全結束,不過也差不多了。
10月份,我們的大賣場,單店月業績,均額達到了2000萬。
標超方面,單店月業績均額也達到了400萬。
加上便利店社區店,滬市總共營收,月度總額達到了7億5000萬。
年度總營收,今年大概突破不了100億了,畢竟上半年業績不算太好。
如果接下來兩個月業績能達到預期的話,滬市這邊,今年營收應該能到80億。”
李東聞言笑道:“不錯,比我預期的要好。
當初我全國巡視的時候,記得給各地都下過任務。
滬市這邊,我給的預期值不算太高,50億吧,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