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句話一說,就有記者舉手提問道:“李先生,上午港交所已經公布了中簽號,能冒昧問一句,遠方這邊中簽多少嗎?”
李東笑道:“2.6億股,我原本還以為能拿到更多的,可惜大家太熱情了,有些出乎我的預料。”
“那這么說,加上配售的13億股,遠方總共已經拿下國美119.6億股本。
距離黃氏已經很接近了,之前黃氏持有國美120億股本,之后配股15億股,這次申購因為對方資金不足,中簽不多。
雙方的差距,已經縮小到15億股左右,李先生有把握在二級市場超過黃氏15億股以上嗎?
另外,目前您和黃氏,總持股已經達到255億股,加上摩根大通加上配股,持股18億股。
以及國美其他高管和小股東持股比例,總共持股股本恐怕接近290億股。
按照港交所對國美的規定,一旦你們這些股東持股股本超過300億股,就會面臨強制退市的風險。
而國美剛增發新股,一旦被強制退市,可能會觸發風險危機,您對此有風險預案嗎?”
李東笑道:“這個不太好說,得看港交所這邊的反應。
退市,是我們都不想看到的。
國美好不容易爭取復牌,行情見漲,我們當然希望能繼續在港交所上市,爭取給股民們帶來更大的利益。
可真要觸發了退市機制,港交所強令退市,我們也無從選擇。
當然,也不排除,到時候各方會減持一部分股份,繼續保持上市地位。”
“減持?”
有人大聲道:“李先生,您說的減持,是遠方一方還是黃氏一方?
又或者摩根大通和其他股東?”
李東笑著搖頭道:“這個我現在不好說,只能說都有可能。
除了配售部分和之前非公開定向增發部分股本,目前存在限售期,其他股本都不存在限售期。
最后,到底哪一家選擇減持,這個要看具體情況。
當然,大家也不用為這點擔心。
哪怕國美真的面臨強制退市,我們也會爭取早日復牌,反正不是第一次了,我們流程很熟的。”
眾人面面相覷,這家伙,怎么越來越感覺不太靠譜了。
一旦面臨強制退市,而且短時間內又無法復牌,那豈不是和之前一樣,大家買的股票又砸在了手上?
香江的股民們,還等著5號國美復牌,大干一場呢。
現在被李東一說,大家心里都有些發顫了,一旦真的觸發了退市機制,國美還會爭取短時間復牌嗎?
還有,第二次被停牌,還是強制停牌退市的那種,港交所真的會同意對方第二次復牌申請嗎?
李東這位國美的第二大股東,說這話可不是太負責任。
就憑今天這幾句話,接下來的復牌上市,國美的漲幅恐怕要下跌一些。
其實也有人能理解李東,他現在是在爭取第一股東的地位,一旦失敗了,國美退市不退市和他有什么關系。
而一旦成功,他踢走了黃家,接下來繼續重組上市就是,到時候就遠方一家存在,繼續上市問題也不大。
李東見大家愣神,繼續笑道:“今天談的是遠方航空的事,國美的事就不多說了,反正也就幾天。
而且今天在香江召開發布會,也不是無的放矢。
遠方集團,在未來一到兩年內,會正式進入香江市場,香江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也是我們一直希望能進軍的市場,由此打開遠方的國際擴張通道……”
李東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堆,至于前面關于國美的回應,好像根本不是出自他口一般。
記者們也顧不得國美的事了,遠方要進軍香江了!
零售還是物流?
又或者地產?
還是在香江已經有了基礎的遠方科技?
這可是猛龍,這一過江,弄不好,接下來香江的商界局勢,也會出現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