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東也在不斷成長,速度飛快,這么下去,我擔心他拿下了淘寶,下一步互聯網產業目標就是我們。”
馬華騰蹙眉道:“這種想法我也有,可我們和阿里合作,對我們有好處嗎?”
這話一出,不少人熄聲。
是的,有好處嗎?
阿里能為騰訊帶來什么好處?
電子商務這一塊,騰訊現在不需要,支付體系這一塊,支付寶和財付通難道還能融合?
B2B業務,騰訊好像也沒用。
產業無法形成互補,阿里能帶來其他的利益嗎?
暫時看來,好像不能,目前的阿里還沒這個實力給他們帶來實質上的幫助。
遠方這邊,其實和阿里差不多。
可李東開出了遠方商城10%股份的條件,還是引人心動的。
比起淘寶,馬華騰更看好遠方的模式,零售產業的生態圈遠方已經漸漸打造完成。
線上線下,加上龐大的自營物流體系,遠方商城的價值絕對要超過淘寶。
利益,還是遠方給的更多。
可幫助遠方對付阿里,不是馬華騰想要的結果,他現在有些兩難。
騰訊和阿里合作,不見得是遠方的對手。
唯一的可能,就是拖慢李東的腳步。
用可觀的收益,換取李東慢一步發展,劃算嗎?
就在馬華騰沉吟的工夫,有人沉聲道:“要不出售拍拍網,但是不和遠方合作,我們選擇入股遠方商城。
讓他們自己去打,我們坐山觀虎斗。
當然,我們也不是毫無動作,趁著李東精力分散的工夫,我們加速自己的發展。
做好一切準備,等他們打到最激烈的時候,我們再突襲遠方PP產業。
這時候,遠方精力分散,按照李東的布局,他更大的可能還是繼續進攻淘寶,完善他的零售一統計劃。
他贏了,我們兩邊獲利。
他輸了,那我們也不會虧,他在零售產業上輸了,在PP上更不是我們對手。
而遠方商城的價值,也不會因為他拿不下淘寶,就出現重大損失,我們還是賺的。”
“李東和馬昀不傻,他們會給我們這機會嗎?”
“會的,李東想要的是零售霸主地位,馬昀是不得不應戰,甚至巴不得我們背后捅遠方一刀才好。
我們和阿里的產業重合不多,競爭不大……”
“……”
眾人一陣議論,最后紛紛看向馬華騰。
馬華騰掐滅煙頭,半晌才道:“具體怎么做,我待會再說。
可不管怎么選擇,都有一個前提,我們和遠方IM業務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產生重大的沖突!
諸位,當初IM領域,百花齊放,我們也是殺破重重阻隔,最終突圍成功,才有了如今的騰訊!
現在,遠方想取代我們的地位,這是決不允許的!
所以,不管怎么選擇,面對遠方的威脅,我們只能選擇主動應戰。
而李東的核心,選擇了移動領域。
他也沒瞞過這點,因為他自信,我們來不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