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必要的時候,我可以親自去華夏和他聊聊,做一次專訪。
他需要用我們炒作,我們也需要。
互惠互利的事,我想他也不會在意到底是輸是贏,同樣的,我們也不會在意。”
福布斯并不是沒有對手,在美國,《財富》雜志就是他們最大的對手。
而史蒂夫·福布斯也不是無名之輩,他被譽為經濟預言家,獲得過很多殊榮。
而對于炒作營銷,他也拿手。
1996年到2000年期間,他曾經自費6700萬美元,兩次參加總統提名人競選。
想當老大的心思自然是有的,可史蒂夫另一個目的,就是借助提名人競選的機會,讓所有人知道《福布斯》記住《福布斯》。
按照他的話來說,這點錢只夠在超級橄欖球賽中購買10分鐘的廣告。
而他花了同樣的錢,卻是讓全美甚至全世界都記住了他和《福布斯》。
所以,對東方那位新晉亞洲首富的年輕人,史蒂夫·福布斯很快就猜到了他的目的。
李東,史蒂夫研究過。
福布斯雜志推出的全球富豪,他都研究過,至于李東怒斥的沒做深入調查,財富低估,史蒂夫都懶得辯解。
別忘了,那是08年的排行!
三個月前,李東的個人財富,以及當時的環境,本來就差不多如此。
11月份給出的排名,已經是看在華夏民眾需求的份上,福布斯華夏榜才做了一次實時更新,而實際上,這種統計都不是實時的,而是提前幾個月就做了出來。
08年11月份,李東個人財富1080億,09年1月份福布斯統計結束,給出的結果是1450億以上,福布斯這邊沒有任何低估李東的意思在里面。
至于現在,誰知道李東到底有多少錢。
而且經濟環境一天一變,現在發布的榜單,自然沒那么精確。
對著電話說了幾句應戰的事,史蒂夫繼續道:“另外借著這次機會,我們之前不是一直在議定實時富豪榜的問題嗎?
這次如果最終和TitanLee無法達成一致,那我們可以退讓一步,承認我們失誤,借此機會,推出實時富豪榜!”
對他們這些商界精英來說,退也好,進也罷,最終追求的都是利益最大化。
這次李東不鬧騰,他們推出實時富豪榜追蹤,可能會引起一部分富豪反感。
可現在沒問題了,你看看,李東這位大亨都覺得沒有實時更新他的財富,選擇了起訴。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為了更好地讓公眾了解到情況,為了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福布斯精益求精,選擇了費時費力,實時進行追蹤。
這樣一來,哪怕最終在李東這邊妥協,他們也賺了。
原本還想著推遲幾年再出爐,現在他們無論進還是退,都不算輸。
而且還能借著李東的風頭,《福布斯》也跟著火上一把。
李東省了大筆的廣告費用,他們也一樣如此。
對手《財富》想超過他們,繼續等著吧!
商界的精英們,隨時都能抓住契機,給自己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網民們還在熱議《福布斯》攤上大事了,殊不知,這是雙方心照不宣達成的默契。
李東并未和他們商量,福布斯也沒有通知李東。
反正大家就這么默默地去做,最終的結果,對雙方都有利。
不過此時此刻,史蒂夫·福布斯卻是對李東真的起了很大的興趣。
神秘的東方,有趣的年輕富豪,也許,借著這次機會,還能交個朋友也不一定。
亞洲首富,甚至全球首富,已經不再局限于疆域。
多一條這樣的人脈,對他們這些傳媒機構而言,是好事。
尤其華夏這些年融入世界,東方古國也被納入了《福布斯》的版圖。
要是能借助李東的力量,打開東方的市場,那《福布斯》和《財富》的較量,顯然是《福布斯》占據了先機。
想著想著,史蒂夫都有些迫不及待了,也許,自己真該開啟自己的東方之旅了。
那廣袤的國度,充滿了神秘和未知。
在華夏的版圖上,他們最大的對手其實不是《財富》,而是那個偷竊者,曾經在福布斯工作過的胡潤。
史蒂夫也想去看看,有沒有機會教訓教訓那個小偷,TitanLee應該可以做到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