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乏之癥越發頻繁,再這樣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我就連走路都走不動了!”
良久之后,他嘆了一口氣:“罷了,安排好考兒,便順勢而去!”
幾日后,西伯侯姬昌出行,在路邊撿到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聲稱與自己有父子之緣,是為第一百子!
西岐普天同慶,從上到下皆是喜樂無比。
三月后,姬昌無力地躺在床上,形同枯槁,臉上毫無精光,顯然是命不久矣。
姜子牙、黃飛虎一眾大臣和姬發、太姬等親人陪在一旁。
“今日,召你們前來是想囑托幾句。我死后由發兒繼承我的位置,但發兒年幼,還往丞相和武成王多多照料,內事由丞相主持,外事由武成王總攬。
你們要記住,不管什么時候,都要以民為本,不要忘了人字是怎么寫的,兩人相互依靠才能成人。不管如何,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說完,姬昌就咽氣了!
“臣定當肝腦涂地,以報侯爺之恩!”
姜子牙和黃飛虎兩人痛哭流涕。
所有人也都悲傷不已。
姬昌下葬第二日,朝歌傳來密報,紂王剜亞相比干之心為妖后妲己治病,北伯侯崇侯虎伙同尤渾、費仲霍亂朝綱,殘害百姓,肆意屠殺無辜之人。
西岐諸位看到這消息后無不憤慨,恨不得將紂王、崇侯虎等人殺之而后快!
姬昌之死,讓西岐之人對紂王等人更加怨恨。他們認為,倘若沒有羑里囚禁七年,沒有公子伯邑考之死的打擊,姬昌定然不會如此早逝。
如今,這一消息傳來,正好給了他們一個宣泄口。
姬發當著一眾文武朗聲說道:“諸位,崇侯虎這等奸佞小人應除之而后快。不然,只會有更多的百姓受他們所害!”
“殺了他,殺了他!”
一呼百應,群情激憤。
“侯爺,怕是不妥!”武成王黃飛虎說道。
“武成王,有何不可?”姬發問道。
黃飛虎上前一步,道:“啟稟侯爺,侯爺與崇侯虎皆是紂王臣子,沒有紂王的允許,我們西岐怎么你要與北伯侯開戰?”
南宮適兩眼一瞪,怒喝道:“武成王,難道你還念著舊情不成?紂王無道,天下萬民苦其久矣我等先剪除暴君爪牙,再討伐暴君,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有何不可?倘若你念及舊情,你大可穩坐后方,我南宮適愿做前鋒!”
“我——”
黃飛虎心中苦澀,他雖念及留情,但是也不會傻傻分不清形勢。
只是,姬昌剛走,貿然動用刀兵,實在是不智。況且,同位紂王臣子卻主動討伐同朝之臣,實在是容易為人詬病。倘若被有心人利用,西岐多年來建立的名望就一朝化為烏有了!
“南宮適,不得無理,給武成王道歉!”姬發呵斥道。
南宮適只得黑著臉向黃飛虎道歉,然后一言不發。
“武成王,本侯知道你的顧忌,但是,此舉并非為了泄私憤,而是為了這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黎民百姓。哪怕是被人當做亂臣賊子,我姬發也要掃清這些禍害人間的奸佞!”姬發慷慨激昂地說道。
黃飛虎心中一嘆,姬昌走的仁義之路,而姬發走的是王道之路,兩人完全不一樣。
之前以為姬發年幼不更事,現在看來,所有人都低估了他。三兩句話就將自己擺在一個制高點,讓人無從反駁。
一番思慮后,黃飛虎應道:“既然侯爺已有決定,微臣自當追隨!”
隨后,姬發與眾人商討之后,由姬發親自掛帥,武成王黃飛虎、南宮適等大將隨行,丞相姜子牙鎮守西岐,以防不測。
出征前,姬發自封武王,然后犒勞三軍,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