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耀說完這番話,徐昌不由的眼前一亮。
接著,徐昌問道:“臣想問一問,陛下手上,這兩種作物現有多少?”
“各十萬斤。”
王耀說道。
毫無疑問,這么多的紅薯與土豆,都是王耀依靠簽到系統所得來的。
從第二天到今天為止,每天各一萬斤,積累下來,便有了這么多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著“系統出品,必屬精品”的原則,這些紅薯和土豆,育種品質都是最上乘的,不存在因肥力不足,就越種越小的結果……
十萬斤?
那加一起是二十萬斤?
足夠了!
接下來,王耀、徐昌君臣二人又聊了此次前往蜀地賑災的一些細節。
完后,王耀看了一眼身旁的雨化田道:“去。”
雨化田得令,仿佛縮地成寸,一下子便來到了徐昌的身邊,同時伸出右手,對準對方的天靈蓋,拍出了一掌。
事發突然!
已經見識過雨化田厲害的徐昌,嚇得渾身顫抖,并不自覺的閉上了雙眼。
等過了一會兒,發現沒啥事,這才又睜開了。
對此,王耀笑著解釋道:“別緊張。剛才,是朕讓雨化田,將他的一道內力,注入了你的體內。憑借于此,足夠保你一個月,百病不侵。”
原來如此。
“呼。”
長舒一口氣,徐昌拱手道:“謝陛下!”
“好好干。朕希望你,可以將這件事,辦得漂漂亮亮的。在朕的眼里,出身不重要,唯才是舉,能力才重要。”
聽到這話,徐昌激動了!
須知,大夏的選官制度,是類似于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二者的結合。
簡而言之,是世家大族的子弟能一直做官,而且還是大官,而底層的老百姓,想要走這條路也不是不行,可經由本地地方官“舉孝廉”推薦人才上去,再通過考核也可當官,卻只能當小官。
徐昌所走的,便是后者這條路子。
當下,徐昌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雖有品級,每日也可上早朝,卻只能排在百官之末,還沒有任何的實權。
充其量是一個諫臣,也僅僅是!
有人聽還好,沒人聽,那徐昌便啥也不是。
眼下,王耀這話,算是給了徐昌一個承諾。
如此,徐昌此去蜀地的心情,由之前的視死如歸,轉變成了動力滿滿!
……
把該說的,該交代的,都說完了。
事不宜遲。
被賜予“欽差大臣”身份的徐昌,即將要踏上前往蜀地的征途。
只是,在臨走前,經過一番思想掙扎,徐昌還是道:“外面已經放出消息,說陛下要在二十天后,舉辦親政大典?”
“是的。有什么問題嗎?”
“臣擔心……呂太后不會如此輕易的放權!”
徐昌這話一出,王耀立馬露出怒色道:“徐昌,你是在挑撥朕和太后之間的關系?”
“臣不敢!”
見徐昌惶恐,王耀又轉怒為笑,貼耳過去小聲道:“放心。你能想到的事,朕怎么會想不到?不管對方有什么謀劃,都擋不住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