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貞抬頭,目光有些驚訝。
實話實說,慶貞沒想過王耀會答應,至少,不會這么的干脆。
隨后,她道:“謝陛下天恩!”
說著,慶貞有兩行清淚,從眼角滑落而出。
見此情形,王耀溫柔道:“不要哭。你哭,朕可是會心疼的。”
“嗯,嗯,慶貞不哭。”
王耀安慰一句,慶貞抬了抬腦袋,讓淚水倒流,又因為高興,破涕為笑了。
乍一看,王耀會答應,好像純粹是為了討慶貞的歡心……
怎么可能!
誠然,王耀與慶貞,二人的確有肌膚之親,可歸根到底,也只是***愉罷了。
倘若,王耀真的特別喜歡慶貞,那他哪怕再忙,也會抽出時間,來看她陪她的。
之所以沒有。
是因為,王耀對慶貞的喜歡,完全停留在“饞對方的身子”這一個層面上。
什么沖冠一怒為紅顏,壓根不存在的。
那為什么王耀會答應?
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就像是王耀說得,新羅歸根究底,是大夏的附屬國,眼下,被他國入侵了,大夏這個做“父親”的,怎么著都得出手相幫。
二、扶桑這一回,先后出兵百濟、新羅,目標僅僅是這兩個半島小國家么?
絕對不是。
最大的可能,是扶桑的統治者,想用以此作為跳板,等到日后時機成熟,再出兵大夏,這、才是他們的最終的目的!
一念至此,王耀自是要防范于未然,將這個苗頭,扼殺在搖籃里。
事實上。
早在慶貞來找王耀之前。
錦衣衛的暗子,從邊境前線歸來的斥候,便向王耀匯報了這全部的種種。
到現在還沒有行動,一方面、王耀想讓新羅王急一急,體會這等如坐針氈的感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為了探查清楚,扶桑一方的底細、兵力。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
根據王耀過去的認知,在此之前,扶桑一直都處于“諸侯混戰”的局面,自大夏建立以來,他們好像一直在打仗。
說是這么說。
然而,整個扶桑的幅員,都比不上大夏的一州之地。
從這點出發,他們所謂的諸侯混戰,說不定換一個詞,叫做“村莊械斗”,顯得更為貼切。
好吧。
這樣形容,還是夸張了些。
扶桑小歸小,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論單位面積人口數量,還是挺多的,不過,還是因地方太小,資源匱乏,想要快速發展,他們能想到的唯一“捷徑”,就是……掠奪他國資源!
再過兩天。
一位士兵探子,來到東都洛陽皇宮,向王耀匯報了扶桑一方具體訊息:“啟稟陛下,如今扶桑已完成一統,統治者稱大名,全名為羽柴藤吉郎。
此次,他們可謂是傾巢而出,陸軍共有九支,皆是由他們的名將率領,人數從一萬五到三萬不等,主要以步兵為主。
另外,水軍部隊有八千到一萬之數,船只約莫兩百艘左右。總體兵力,大概是十五六萬上下。”
十五六萬?
不少了!
聽完探子的敘述,王耀有些訝異。
當然,這些步兵,到底能發揮出多少戰斗力,還很不好說。
思索一番,王耀道:“古人云,殺雞焉用牛刀。可朕這一次,就是要用牛刀殺雞!傳令蓋寬,讓他除去預留管理北方草原的部隊。其余的,都給朕派到新羅去,這一回,朕要用雷霆之勢,贏下這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