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時間。
說長也不長。
但,在王耀的那些仁政、善政作用下,以及結合每日簽到所得。
雙管齊下,使得大夏相比于兩年前,可以說是有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具體來講,單說大夏北軍的人數,一口氣恢復增長到了四十萬。
并非濫竽充數。
雖然,這是重新募兵的結果。
可新招募的士兵,質量可是很高的。
中三品、上三品,乃至宗師,都有許多。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一、是老百姓們,連同鄉紳、士族階級,都變得比過去更有錢。
有道是,窮文富武。
正因有了充足的銀子,才能培養出更強的武修。
二、則是軍隊開出來的條件,一樣比過去好了許多。
無論是軍餉、軍銜,還是福利待遇,都有些十足的增長。
加之,思想教育的普及,百姓也好、士族也罷,都對當兵充滿了榮譽感。
如此,才會吸引到大量的人才。
而這兩條。
總結起來,可以歸結成一條、三個字,那便是——重農耕!
還是那句話,民以食為天。
這是上述一切的源頭。
正是有了這個因,才有了這一堆的果。
此外。
燕云十八騎、背嵬軍、關寧鐵騎。
王耀的這三支軍團,都得到了十足的補充。
更別提,雨化田、郭嘉、獨孤劍魔、白起、袁天罡他們了,不僅傷勢恢復如初,有的實力境界也更進了一步。
自然還是歸功于王耀。
在此期間,王耀又用簽到系統,先后獲得了數枚破障丹。
好吧。
除了他們。
王耀還得了一些新的軍團與人物。
科技和各色寶物,每一個都不會少。
至于究竟是什么、一共有哪些,姑且先賣個關子。
總而言之。
事到如今,王耀認為,時機已經成熟了。
故而,在某一日早朝上,王耀提出,要出兵攻打西方。
聞言,文武百官沒有一人反對,紛紛表示了贊同。
一方面、是迫于王耀的威嚴和手段。
另一方面、雖說在眾人的心中,西方那一塊犄角旮旯,實在不怎么滴、也不怎么好。
用一句歇后語來形容,那就是年三十的涼菜——有它無它都過年。
可西方的象征意義,還是有的。
王耀要是再將西方納入大夏的版圖,那他就史無前例的做到了一統中州,一統天下!
此等盛名壯舉,在一眾文臣武將看來,是王耀會選擇兵發西方的關鍵……
不管怎樣。
身為大夏皇帝的王耀,已然做出了這個決定。
于是,王耀親率大夏這一眾軍團,浩浩蕩蕩的往西方而去。
御駕親征?
是的!
對此,官員們仍然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有一說一。
在過去,無論是七王之亂、征服狼族亦或救援新羅。
這三次大型戰役,王耀每一回,都沒有第一時間親自率隊,可臨了到最后,他始終是會出現在戰場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