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
蒼天之上。
一行又一行,有一些文字逐漸顯現。
所有人,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它們,分別是——
東州,大秦。
天州,大唐。
西州,大漢。
地州,大明。
南州,大魏。
玄州,大宋。
中州,大夏。
……
熟悉,這些朝代名,實在是太熟悉了!
見此情形,王耀一時間,心情有些復雜。
它們和自己記憶認知中的,會是一樣的么?
多半不會!
王耀心想,就算有類似的地方,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肯定會有“魔改”的地方。
將這個思緒收回。
王耀又在想另外的一件事情。
這一個個州名與朝代,排列下來,是不分先后,還是代表了某種意義?
比方說……實力!
倘若王耀的猜想正確。
那么,大夏在九州之中,僅僅是排在——倒數第三!
嗯,不得不說,是有些難看的。
當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別的不談,至少還有北州大元以及黃州大清,排在王耀的大夏之下。
有一說一。
在歷史上,這兩個朝代,還是很強盛的。
至于為何到了這里,就變成了墊底的存在。
王耀推斷,原因之一,可能是他們的“蠻夷”身份,遭到了其他六州王朝的圍攻打壓。
除此之外,可能也是真的有所不如。
不管怎樣!
大夏作為“后來者”,在這個全新的九州世界,定然是會迎接不小的挑戰。
“罷了,既來之則安之,多想無益。再者說,朕的大夏,也未必不能‘后發先至’。”
是時,王耀喃喃自語,以寬慰己心。
如此大的動靜。
其余八州,自然也都注意到了中州大夏的到來。
一時間,各方心思各異。
……
東州,咸陽宮中。
始皇帝贏政負手而立,和一旁的蓋聶說道:“蓋先生,如今九州徹底歸一。你說,朕的大秦,會是最后的贏家么?”
面對這個問題,蓋聶想了想才道:“陛下,天下事,未可知。但,蓋聶的淵虹,愿為陛下斬盡世間一切強敵。”
“哈哈哈!有蓋先生此言,朕心甚慰。”
……
天州,長安城內。
太宗李世民看著面前背負一雙金锏的男子道:“恩公,大爭之世,怕是要到來了。”
“陛下,秦瓊愿和一眾兄弟,再隨您一起征戰天下。”
秦瓊,又名秦叔寶。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相傳他曾救過太祖李淵一家。
聽秦瓊這么一說,李世民嘆息一聲道:“倘若,朕的四弟還在,收取這天下又有何難?可惜他是哪吒轉世,被天收了去。”
“陛下不必悲觀。昔年,前朝暴政,天下義士云起。陛下和先皇,能在十八路反王之外脫穎而出,定鼎這天州。這說明,無論智謀亦或天命,都在圣上這里。”
“的確。恩公所言極是,朕的玄甲軍,亦能再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