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急敗壞的蒙哥大汗突發奇想,想要修建一座高臺,想要看看釣魚城中,究竟是個什么樣子。
等高臺修建完成,蒙哥大汗登高眺望。
王堅下令投石車齊發,在雨點般飛石齊射下,將高臺打斷,蒙哥大汗從上面摔下來,不久后,便傷重不治身亡。
蒙哥大汗一死,他們西進的步伐,當即停歇。
各方撤退歸來,都想要爭奪下一任大汗之位。
到最后,元太祖忽必烈雖勝出了,卻也讓大元和它的四大汗國割裂,再也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
值得一提的是。
之前那一首五言絕句,是王耀吟誦的。
依舊是拾人牙慧。
而寫這首詩的契機,是在南宋滅亡之后三年,釣魚城之戰二十年后。
當時的釣魚城守將王立和城中士兵,在堅守孤城數年,經歷兩年大旱,城中彈盡糧絕,十七萬軍民易子而食的情況下。
在得到大元士兵,承諾一人不殺后,這才開城投降。
城破之日,王立等32名,從少年時就開始鎮守釣魚城的將軍們,登上城樓,集體自刎!
聽聞此消息,獄中的文天祥,有感而發,寫下了此詩……
思緒回轉。
王耀看著自己眼前的元帝。
他在內心中慶幸,同樣的悲劇,沒有發生在這個異世。
而元帝和蒙哥大汗,兩位在不同時空的最高統治者,算是都倒在了同一個小城上。
等到元帝徹底死去。
王耀這才收回軒轅劍。
有一說一,王耀非殺元帝不可的原因:
一、確實是為了給其他六州六朝一個訊息,他的大夏,的確不是好惹的,你們要是敢來碰、敢來試一試,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二、則是王耀擊殺了元帝,可以動用自身的天子馭氣術,剝奪元帝身上的龍氣、紫氣以及國運。
如此一來,王耀的境界,一口氣越過了神虛境三重,直到第五重才停下。
此外。
不僅王耀一人受益。
還達到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功效。
在王耀的反哺之下,跟隨他的一眾謀士、武將、俠客等,也都來到了此境界,甚至有些底子厚實的,還一舉反超,達到了神虛境六重,算是中期巔峰。
試問,早就預想到,會有這些好處的王耀,怎么可能不殺這元帝呢?
伴隨著元帝的死。
旁邊,哲別也用弓弦自縊了,當即殉主而去。
“倒也忠義。”
見此情形,王耀道:“來人,將元帝、哲別二人,好好安葬。至于其他人,你們是想要降了大夏,還是歸去,都可以。朕,給你們選擇的機會。”
聽到這,余下還活著的上千名大元士兵,算是劫后余生。
一番思量過后,他們統統選擇了回歸大元,而不是投降大夏。
對此,君無戲言的王耀,自然也履行了承諾。
看著這些殘兵敗將逐漸遠去,王耀搖了搖頭道:“你們啊,真以為回去了,就有了活路不成?”
……
4000字+長章!求收藏、求推薦,求五星好評,求打賞,求打卡,各種求,小王拜謝!
PS:話說在金庸老爺的《神雕俠侶》里,蒙哥是被楊過用石頭打死的……emmm~~~也算是一種合理的戲劇改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