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蘇玄、楊戩、陸壓,領眾將至孔宣行營,招降兵卒。
眾兵丟盔棄甲,甘愿投降。
姜子牙一一納降,隨后來到后營,放眾門人。
哪吒等人一一得救,至本營拜謝姜子牙、蘇玄。
次日,崇黑虎回兵崇城。
燃燈、陸壓見大事已了,也都各自歸山。
楊戩辭別姜子牙,再回西岐催糧。
姜子牙點撥三軍,傳令:“催動人馬。”
大軍一夜之間過了金雞嶺,一路向前,兵至汜水關。
在關下駐扎大寨,營安勝地,寨背孤虛。
南分朱雀,北鎮玄武。
東按青龍,西出白虎。
姜子牙在中軍大營坐下,命哪吒為正印先行,把雷震子補為后哨,按兵不動。
且說汜水關韓榮聞孔宣失機,周兵又至關下,與眾將上城,見姜子牙人馬威風整齊。
只見得一團殺氣,擺一川鐵馬兵戈。
銅頭鐵甲,列千桿紅旗赤幟。
畫戟森羅,飄豹尾描金五彩幡;
兵戈凜冽,樹斬虎屠龍純雪刃。
道服儒巾,盡是玉虛門客;
紅袍玉帶,都是戰場殺神。
韓榮看姜子牙大營,全是大紅旗,心下疑惑。
韓榮不敢擅自與姜子牙交兵,守住城池,差令官往朝歌告急。
且說姜子牙屯兵汜水關,在關下扎營,一連半月不動。
哪吒耐不住性子,向前問道:“師叔,我大軍兵至關下,宜當速戰。為何你卻住兵不戰?”
姜子牙笑道:“不可。我之所以按兵不動,是因為你蘇玄師兄提議,我們應當三路分兵:一路取佳夢關;一路取青龍關。他已推薦,佳夢關一路由洪錦為帥,青龍關一路由黃飛虎為帥了。”
說罷,姜子牙將黃飛虎、洪錦兩人叫道營中。
二將各令十萬大軍。
黃飛虎麾下先鋒官是鄧九公,黃天化,太鸞,等人。
擇吉日祭旗,發兵青龍關去了。
洪錦的先行是季康,南宮適、蘇護三人,也是分兵十萬,往佳夢關去了。
離了汜水關,洪錦大軍浩浩軍戚,人喊馬嘶,三軍踴躍,過了些重山重水,縣府州衙,哨馬報入中軍:“前至佳夢關了。”
洪錦傳令安營,立了大寨。
洪錦對諸多將領道:“兵行百里,不戰自疲。明日誰先去關上走一遭?”
季康應聲:“原往。”
洪錦許之。
次日。
季康上馬提刀,至關下叫陣。
佳夢關主將胡升、胡雷、徐坤、胡云鵬正議退兵,只見報馬報入帥府:“啟總兵:周將請戰。”
胡升問:“誰人去走一遭?”
徐坤領令,率領五萬將士出關。
季康認得是徐坤,大呼道:“徐坤,今日天下盡屬周主,你還不降,為何仍然逆天而行,保無道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