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假的日子,過的懶散而平靜。
武順似乎不太愿意讀書,假期里也沒找過李木請教學問。
武柔還小,只有十歲,整天貪玩兒,自然也不會找李木探討什么學問問題。
倒是如意動不動來請教一些學問上的問題,提出的問題還頗有些深度,可見是認真讀書了。
當然,借著請教學問的機會,來要煙抽,順便要幾塊糖的事兒,也是難免的。
其實李木也喜歡這個小丫頭來跟他討糖吃,看著她高興的樣子,他的心里也有一種滿足感。
她再聰明,也只是個十二歲的小姑娘而已,還是個孩子嘛。
一天沒有其他事兒,李木就把自己關在屋里,練習毛筆字和讀書。
《論語》已經能夠全部背誦下來,現在開始背誦《孝經》。繁體字已經認得差不多了,只是寫起來有的還不熟練,但也一天天進步。
最讓他高興的是,折扇已經悄悄做出來了。
做了兩把,一把是紙面的,一把是絹面的。
在粘貼之前,李木叫馮高云把《涼州詞》給寫在紙扇面上,又叫他在絹扇面上畫了一幅山水畫。
馮高云雖然心里疑惑用來干什么,但李木沒說,他也就沒好意思問。
扇柄和扇骨是李木叫府里的木匠給做的,用竹子加工而成。
最后李木悄悄地組裝起來,效果還很不錯。
李木并沒有急著把扇子拿出來,他準備等天氣涼一些的時候,再找楊夫人談此事。
拿出來早了,楊夫人要是想今年就上馬,并不是一件好事兒。
士大夫之家也好,官宦之家也好,雖然瞧不起商人,但是他們并不是瞧不起錢。
他們雖然有土地和俸祿,但是光靠這些,想積累起巨大的財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實際上,多數官宦、士大夫家,甚至皇親國戚,也都做生意。
大唐的鹽鐵并不實行國家專賣制度,但這并不代表沒有壟斷。
象鹽、鐵、茶葉、香料這樣的戰略物資,和一些高利潤行業,許多都被一些大家族控制。
即使五姓七望那樣的大家族,雖然門第高貴,也自詡清高,但他們的許多財富,甚至多數財富,還是來自于經商收入。
只是他們自己不直接出面,而是由家里的族人和下人出面經營而已。
士族大家都經商,何況庶族出身的武士彟本身就是商人出身呢。
沒有人會嫌錢多,所以,楊夫人也不會拒絕扇子這樣的賺錢項目。
外面傳來腳步聲,從窗戶一看,武元慶來了。
李木急忙收起扇子,假裝看書。
武元慶、武元爽不時到這里走走,問一些是否缺什么東西,小環伺候的好不好之類的話。
武元慶照例客氣一番,說了幾句閑話就告辭離去。
李木也不以為意,就接著看書。
武元慶回到自己屋里,武元爽和堂兄武惟良已經在這里等候。
“跟他說了嗎?”
武惟良問道。
“二郎,我覺得還是不說為好,就沒跟他提起。萬一他不同意,此事就沒有回旋余地了。”
武惟良在他家里排行老二,所以武元慶叫他二郎。
“大郎說的有理,依我看,還是先到許家那里說一下,若是許家同意,再找媒人前去提親也不晚。李木孤身一人,能入贅到許家,也是他的福氣。”
“既然如此,就先到許家去說一下。這個李木不是久居人下之人,目前跟夫人那里親近,又是三個小姐的先生,跟我們不遠不近,不冷不淡的。夫人又極力籠絡他,終不能為我所用。”
武惟良分析道。
“對,叫他到許家去,免得他跟那孤兒寡母的合伙兒威脅咱們兄弟。”
“只是不知道許文寶是否愿意?”
“這個大郎不必擔心,前幾天許文寶還曾經跟我打聽過李木呢。”
“他怎么會想起打聽李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