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祖師”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老人形象,他穿著紫色的道袍,手中執著一把古樸的拂塵,坐于大殿之中。
他的臺階之下,分別坐著許多弟子,祖師在臺上緩緩宣講著仙家妙道,弟子們則認真聽著,唯恐漏了一星半點……
望獲的到來,并沒有打攪到祖師的講道,他小心翼翼地跟著紅衣牽蚊道人進到殿中,而后坐在了提早為他所留的一個蒲團上。
紅衣牽蚊道人安排好了望獲之后,自己也坐在了蒲團上,只不過他的蒲團位于所有聽道弟子的最前面,與另一位白衣弟子并排而坐。
看起來,這兩人的地位都不低!
望獲謹小慎微地坐好了,而后也與其他弟子一般靜靜聽講。
他很想知道,這位“須菩提祖師”究竟有什么本事,能讓即將成圣的太清圣母也要“求”來一個聽道的機會給自己……
“……修仙之道,俱在三寶,三寶置換,始有仙道……”
祖師的講道猶如清泉流響,讓聽者無不息心靜聽,沉入他的境界之內。
插班生望獲,起初沒太聽懂,但稍一聽取,便明白過來:
這并不是在講解什么天地間至玄至妙的大道理,而是在講修仙最為基礎的【精氣神】三寶。
這有什么可講的呢?不過是成仙之前的東西罷了!
望獲有些不解。
但再仔細聽了一會兒之后,望獲就品出味兒來了:
雖然祖師所講的東西十分基礎,但正是這些最為基礎的東西演化出了如今的輝煌仙道。
而如今修士,大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雖會仙法,但你若讓他們自己搞一套獨屬于自己的仙法出來,那多半是不行的。
畢竟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而乘涼的后人卻很少能夠明白前人栽樹時的困難,因為樹又不是他們種的。
后人之所以有涼可乘,正是因為前人栽了樹,而后人想要乘更多的涼,便必須自己動手栽種更多的樹,將一處樹蔭變成一片森林……
嗯?
望獲一愣,隨即若有所思:
“難道祖師這是在暗示我,次生文明要對原生文明繼往開來,就必須要追溯原生文明的產生過程,然后從中汲取經驗……”
“學會了前人栽樹的辦法,我這個后人才能栽種更多樹,而創新之處便在于樹的品種不一樣!”
前人栽了桃樹,那后人就可以栽李樹,前人栽的樹會在年末掉葉子,那后人就可以栽一種不掉葉子的樹,前人栽的樹是觀賞植物,后人則可以栽果樹……
望獲莫名其妙地就悟了,他好像明白了一些次生文明與原生文明的異同之處!
……
日子就這么一天天的過去,“須菩提祖師”也始終沒有特意招望獲相見,仿佛望獲只是一個普通的旁聽弟子而已。
而望獲也在這山中的聽道時間之中,逐漸安定了自己那顆因為人族遲遲無法創新文明而焦慮的心。
但他卻又不是放下了紅塵往事,一心在山上尋仙訪道,不問世事的那種心境。
望獲在聽道之余的大多數空閑時間中,都會自己一個人獨立思考很久,他既是在思考自己的仙道,也是在思考人族的文明……
望獲在山中得到了他此行最大的收獲:
獨立思考!
閑暇之余,他還多出了兩個愛好,一個是向其余聽道弟子詢問有關仙道原初歷史之事,打算從最初的仙道起源中發現創造文明的妙道。
另一個則是栽樹。
望獲向引導自己前來的那位紅衣牽蚊道人求取樹的種子,道人也沒管他到底要種子干什么,而是很快就給他找來了一包樹種:
一包普通的桃樹種子,不是先天靈根,也不是什么后天靈根,而是當今洪荒環境中近乎于不可能出現的普通種子。
它們普通到望獲都不敢相信,這種種子竟然真的存在……
但望獲也并不是很在意種子的品質,普通也好,仙種也罷,人分三六九等也就罷了,何必要讓無憂無慮的植物也分出個三六九等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天道眼中,一切生靈都是不分高低貴賤的,圣人是生靈,普通仙人也是生靈,人巫妖各族也都平等無高低之分,不論先天神圣、后天生靈……”
望獲一邊品味著祖師講道中的一小段,一邊提著樹種來到后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