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跟以往不同,董冬冬對這個空間的打理,出奇的像個強迫癥少女。
董冬冬意識退出了空間,桌上的飯菜已經涼透。突然想起了之前的實驗,她趕緊又看了眼空間里某處桌子上放的飯菜。溫熱依舊。
可以保存很久嗎?是因為時間的流速慢嗎?
董冬冬心里咯噔,如果流速慢,那這些糧食長得也慢,雞鴨魚蝦繁殖也慢,她還吃個啥呀?難道真的要坐吃山空?十年之后繼續被阿姨懟死?
手里的飯菜突然不香了呢……
興許是忙了一天累了,董冬冬一夜無夢。
第二天,董冬冬下意識的看向空間,我的個乖乖!一茬茬成熟的蔬菜瓜果,一只只幼年青年壯年的雞滿山遍野的跑。
難不成,這空間能感受到她的意愿?
董冬冬眼中放著精光,她何德何能,攤上了這么個寶貝空間?她配嗎?配嗎?嗎?
正激動,董冬冬突然發現,雖然雞很多,但是鴨子卻沒雞繁殖的快,更上頭的是,她放在溪水里的魚蝦都快絕跡了。
什么情況?空間也有優勝劣汰?
董冬冬不明所以,釋放感知鋪滿整個空間,同時加快雞鴨魚蝦生長進程。她要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只見一只只雞漫山遍野的跑,在地里刨食兒,董冬冬細看,它們都是刨的蚯蚓吃,也會吃一些瓜果蔬菜果實。再看鴨子,它們也吃果實,不過更多的是在小溪里游來游去,找!魚!蝦!吃!
怪不得她的魚蝦所剩無幾!
再將注意力放在魚蝦身上,溪水里似乎并沒有它們能吃的東西,沒有進食,沒有能源轉換,它們除了被吃,沒有任何生長的感覺。只不過魚蝦本就在水里生活,它們只是在合適的環境,停止了生長。
單純的,僅僅是活著。
所以加快生長進程是有條件的嗎?所以如果想養其他生物,如果沒有環境和食物,還是無法繁殖的是嗎?難不成她還得搞個生態系統在這里面?
新的疑問出來了,董冬冬想,如果她的空間不能給生物提供合適的生存環境會怎樣?
想到這兒,董冬冬便去了花鳥市場。那里有海產,它們不能在溪水里生活。
董冬冬買了幾條小丑魚,回到家后,便嘗試著將它們放入空間。
令人驚奇的是,那霧蒙蒙的一片中,又有一片區域被“點亮”,那是一潭水。
為什么說是一潭水呢?因為它跟空間的草地并不相連。它和這草地差不多大小,周圍仍舊被白霧包圍著。除了水,什么都沒有。
掬一捧“潭水”嘗一嘗,咸到讓董冬冬出了一套痛苦面具。
這怕不是海水吧!
董冬冬懵了。俯瞰著空間,若是離得遠了看,這就是個霧蒙蒙的球哇!而那方土地和那潭海水,此時在那球上根本就不顯。除非董冬冬視角拉近,再拉近。
小地球?
董冬冬腦海中立馬跳出來了這么個概念。
如果,地球真的漸漸崩潰,這個空間,難道是地球的自救?
董冬冬拉回思緒。她不想想那么長遠,只想先護住自己的小家。既然這個空間可以擴充,多存些物資可真是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