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尾語:與君知心言
我的名字里有個曦字,讀者朋友們可稱我曦曦。
生于冬日晨時,故名。
自幼酷愛創作,然多年忙于學業,由此反倒顯得一心二用。
承蒙一眾師友提攜,家教濡養,品學兼優,人格卓越。
年少時便具極深之悲憫情懷,是以有夢想更有理想,夢想為寫作,理想為大同。
走在街上,見到乞兒,尚且于心不忍。
愚以為,若才情得以實現,必將能夠相助良多。
上學早,時未及六歲,就讀于市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生性怯懦軟弱,且又遇持續霸凌,彼時艱難但自我意識渺小也不懂自我保護而竟隱忍得過。所幸后來所遇良師益友頗多,想來可以彌補兒時曲折。
爺爺奶奶是高級教師,外公是設計院總工,所以我小時候算是在教師家屬院跟局大院里長大的那批孩子,也曾創作過一些大院文梗概,只不過一直沒來得及寫出來。
四年級時母親帶我轉學至當時家中所在區實驗小學,有幸遇到教書能力很強的數學老師。從此,學業之門得以敲開。畢業那年,我的成績班級前五,女生中幾乎最好,并榮獲“班級之星”稱號。
初中重回市外國語學校,成績優異,第一次期中考試便名列班級第一、年級第三,可謂一戰成名,因為我所在的班級是重點班但并非實驗班。此后幾乎包攬全班第一,常在年級前十。初一第二學期期末還曾考了年級第一,記得很清楚,比年級第二名還高了十二分,七門功課總共也才扣了十二分。初二下學期、初三上學期,分別位列年級第三名、第四名。曾經獲得校級三好學生榮譽,班級榮譽良多。
在外國語學校初中部就讀之時,曾遇隨外國語小學升上來的昔日同學,大都在一班二班而我在四班,可能因為我成績好是惟一一個能擠進年級前三的非實驗班學生,他們把我兒時被霸凌的經歷當作趣談,說我那時每天都“被欺負得一把鼻涕一把淚”,事實也確實如此。
他們開始見到我便嘲笑、叫喚那個幼時霸凌者的姓名。
起初我也很郁悶,不知所措。很快,我們班的同學就都知道了,接連跟著叫,并說我幼時成天“被欺負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我想,他們也并非惡意嘲諷,只是覺得這樣笑我很有趣。
因為不知所措,所以就真的沒措。關于我被欺負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這件事情,我耳朵都聽出繭子了,也就麻木了,完全不理會了。漸漸地,他們似乎也覺得此事從找我討趣變成了自討沒趣,再加上我品學兼優,有目共睹,而且為班級爭光,對同學們一視同仁非常友善,性格開朗喜笑,課間經常是我在給同學們講題或者傳出我爽朗的笑聲,不知不覺中就連成績不太理想的同學或者甚至無心于學業的同學都愿意和我講知心話,如今想來,分外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