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他開始轉眼瘋魔拳,而后又開始翻閱摩云三十六番后才深有體會。
瘋魔拳怪不得練至極處敢號稱天下第一剛手。
它在修煉初始時,用一身玄氣洗練筋骨,肉身自然強橫無比。
練到極致后功行腦域,竟能淬煉神識。而后以神御氣,周身三丈內皆為拳域,敵人所動盡在心中,自然無需防御。
摩云三十六番則與之大為不同,它功行四肢,在玄師境界就能飛行九天,宛如蒼鷹般閃展騰挪,修煉巔峰能連做天罡三十六種變化,
它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是騰空搏擊,一探爪,一揮尾,莫不深具威力,變化無端。故而稱作三十六番。
“訣要、寶卷、諸子、道集,一個等級一重天。藏經閣三層最高僅是諸子,四層已然蘊含一絲天地至理。摩云三十六番雖然是寶卷,可一旦突破至高境界,就可續接摩云大八勢,那可是道集等級的存在。”
葛荊緩緩合上摩云三十六番,看到最后的后記提要才恍然,韋明遠為何對摩云三十六番下這般苦心,原來他盯準的是摩云大八勢。
想來摩云大八勢還不是這道武功的極致,后面還會有更強的法典,乃至經書。
是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還是大洞玉經,或許是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九篇。
反正能夠獲得任何一部,最差都能成為門派長老,若是能有機緣獲得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九篇,那就是沒跑的掌門候選人。
只是,這些和他又有什么關系呢?
不過看透這兩本功法真要后,葛荊才感覺到,從點蒼派離開是對的。
以前,葛荊對點蒼派將藏經閣對他放開,一直感恩在心。
現在雖然同樣感恩,卻不會有以前那么強烈。
因為,一層功法一重天。
前三層不過是子、卷、訣三級功法,功理淺薄,功法粗鄙。除了一些殺招妙訣外,道理上很難有什么值得稱道之處。
如果修的經、典、集任何一部神功的人,看下面這些功法都如高屋建瓴,不值一哂,毫無價值。
點蒼派將藏經閣三層對葛荊放開是因為他們對葛荊的功夫錯出了誤判。
其實也不算是誤判,因為他們聽阮清描述過葛荊,又從秋末言那里聽到她對葛荊的贊賞。
待親眼看到葛荊,感知到他體內澎湃的玄氣,以為葛荊最少是位大玄師。
又判斷出葛荊身負內傷猶在阮清之上,這樣的人借助點蒼派養傷,再正常不過的了。
而一位戰力境界非凡的大玄師養傷,不讓他去藏經閣翻看幾本書解悶,難道讓他干閑不成。
再說了,藏經閣雖然重要,可若是不上四層,下面的書對他們來說,沒有秘密可言,算不得什么。
所以說,點蒼派真正對葛荊的答謝,其實只是這本摩云三十六番,甚至他們都不會認為摩云三十六番對葛荊能有多珍貴。
果然,歸藏子從葛荊那句三五天就走聽出來,這樣的書在葛荊心中,也不過能看個三五天而已。
當第三天傍晚,摩天崖南麓一處竹林旁,葛荊、韋明遠、阮清、兩小以及六七名弟子盤踞在哪里,倚著清泉野炊。
對面的西山瀑布旁,九臺巖石群中兩位老者靜靜的坐在那里。
左側的老人是歸藏子,右側的老人則是點蒼派掌門浮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