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他,不習慣與人接觸,無論是往來還是說笑。以至于他一直憑借動物般的習性,為人處世。
好,就是好。
不好,一句話一個笑臉都沒有。
后來走進沙洲客棧,養傷期間接觸到刁御、王小余和掌柜玉香春。
第一份因果讓他知道如何與人交流,其后因為兩個孩子,他在玉局峰停留將近兩年。
這兩年改變了他一些習性,不善思考、拙言和冷面還是沒有多少改變。
今天,他突發奇想,不想動手而要動腦。
小試鋒芒,就讓他借助一道信息把密幽指向某些東西,雖然還沒有結果,但看過程,想來結果不會讓他失望。
現在回過心思,葛荊發現,心思的改變讓他習性也發生了變化。
微笑,在以往很難出現在他的臉上,而今天,或者說短短這段時間里,他的笑幾乎抵得上以前的十幾年。
笑其實也是件很舒服的事,不只是自己,也包括別人。
葛荊發現,如果不是他臉上多出來這抹笑容,他不會這么快與展眺、婁燁、郭英還有那五位陌生人這么融洽。
狼是不會笑,即便是喜悅落入誰的眼中都是猙獰。
所以自然界所有動物看到狼,強者第一個念頭是打,弱者第一個念頭是跑,從來沒有和諧相處的時候。
微笑可以隔空傳達自己的善意,拉近陌生人之間的關系,削去陌生人之間的尷尬,甚至減輕陌生人之間的敵意。
確切的好處也許很小,但至少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也許以后應該多笑點!”
葛荊心頭剛剛萌生這個念頭。
在微笑中,葛荊感覺自己以前的心只著眼自己,看的僅是自己這片小天地,而沒有想到抬眼去看,去看外面廣袤天地。
笑與不笑,代表的不是臉上的一個表情,而是心中的我執與我見的改變。
我執,執著于我,放不下自己,非常非常看重‘我’,執著于自己的想法、做法這片小天地。
而我見,卻是在打破自身的知見障,是因為自身見惑與思惑的桎梏,無法證知世界的真實,無法證知一切根源。故而打破心中一切性障,睜開眼睛看世界。
是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智。
古老修行術語有言:所知障者,謂如有一,心懷變悔;依因凈戒,不生歡喜。不歡喜故;不生適悅。如是乃至心不得定。心不定故;無如實知,無如實觀。由此因緣,名所知障。
簡而言之,就是人往往懂得越多,就會陷入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慣式之中,對于已知的東西自以為已經了解得十分透徹,不肯花心思鉆研,卻不知道失去了真諦。
想到這里,葛荊嘴角帶著一抹微笑,心神陡然一放。
頓時,他感覺精神一震,一抹桎梏和束縛豁然開解,心念無限的向外放大。
神識在天空飄蕩,引得展眺和高凌風同時回頭,眼眸間一點精芒閃爍。
竟然在這個時候突破了,為什么啊!
兩個人有些懵懂,對視了一眼,都有十萬分的不理解。
葛荊卻不在意這些,因為在他魂海心湖中央,一點琉璃狀的核心在凝結。
清澈,不染半點塵埃。
僅僅一個表情上的改變就讓葛荊的心境有了不小突破。
可實際上,這不是笑與不笑的改變,這是葛荊心念,甚至是思想上的變化。
這種情況葛荊懂。
它是覺悟、是領悟、也可以是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