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手是葛荊昨天說的。
現在看來,不只是棘手,還很急。
如果不是葛荊出現,這任務極有可能會被宿州城推倒商丘,呈現給河南行省清吏督捕司都指揮使那里。
那樣,必然會有耽擱,六扇門也會損失很多。
要不然他們也不能冒失的找到葛荊。
極其危險!
這四個字突然出現在四個家伙的腦海里,然后,什么話都沒說,御馬的御馬,修煉的修煉。
有危險,還是十分危險的事,葛荊自己一個人擔著,從來不會講給他們聽。
為什么?
哪有什么為什么。
只能是他們修為不足,葛荊帶上他們除了耽擱事,拖后腿外還能做什么!
天色正午,陸培、陸圻兩人做了一個交換,不經意間把葛荊從沉思中驚醒。
他用力抻了一個懶腰,隨口問道:“走到那里了?”
“快到東平郡了!”
陸圻回了一句,然后目光偷偷瞟了葛荊一眼。
葛荊果然是遇到了難題,走一個上午路都不知道走到那里。
“東平,鉅平、臨沂后就是泰安了。”
葛荊的手在地圖上劃了一下,然后就落到第一個標記。
齊郡!
齊郡與鉅平、臨沂相鄰,恰好三者形成一個三角形,然后以齊郡為頭向東南拉伸,拋出一個弧線,仿佛柳葉刀般刺了過去。
方向,恰是繞過泰安城,直指山東行省的岱岳城。
葛荊的眼在向前挪了一下。
那里是一座高山模樣的圖形,下面寫著兩個小字泰山。
泰山山脈,巍峨雄偉、高大偉岸,正好坐落在河南、山東兩省之間。
它又名岱山、岱宗、岱岳,是一座雖沒有祁連山脈綿長,也沒有哀牢山寬廣,但其高大雄壯卻是任何山脈都無法比擬的。
在俗世人眼中,泰山是大而穩,穩而安。
在三教宗門官府世家人眼中,泰山卻是‘天高不可及,冀近神靈也。’的存在,故而才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從上古開始,歷朝歷代王者不斷登臨泰山,封禪和祭祀,并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
近代雖然這種崇拜削弱了許多,但泰山不可亂的說法在上層下層仍然流傳著。
從北域荒原分兵而來,繞過崆峒山準備撲入河南行省的哪知鐵騎不是為了別的,就是想闖入泰山。
這點,以前的葛荊也不知道,畢竟他不關心這些,更無法想到哪知鐵騎要如何神奇的才能闖過陜西行省,繞過崆峒山,進而闖入大明中原腹地,來到泰山近前。
經過這段時間,他在密幽二十幾處分舵查探信息,又在昨夜與六扇門宿州總捕頭謝慎秉燭夜談,才知曉很多他所不知道的事情。
也就是這些事情,讓他毅然決然的接受了他原本不應該接受的任務。
任務是接了,卻不意味他必須要做。就算去做,也不意味他必須要做好。
怎么說呢?
葛荊對大明王朝沒太多認同感。
他即不是在大明王朝出生的,也不是在大明王朝成長的,甚至連生活都未有多久,你讓他怎么有認同感。
所以,不管事情對大明王朝有多重要,他做與不做,做成與做不成,做好與做不太好,端是看他怎么想的。
“是現在去做,還是等刁御那老小子來了再說呢?”
葛荊托著下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