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侖山與哀牢山有一條萬里通道,從云貴高原開始,沿著四川行省邊界抵達陜西行省,順著哀牢山北側一路向東抵達崆峒山。
而后是一條岔道,向南可至湖北行省洞庭湖,向北從臨洮府跨入慶陽府就是落馬河太越山。
這條通道就是荒族鐵騎西路軍選擇回歸的路線,人人皆知卻很難防御得住他們。
東路軍從千秋隧繞過崆峒山之后,選擇進入河南行省其實后半段走的也是這條通道,關鍵的結點其實就是萬里通道北端的太越山。
至于中路宗師戰選擇的五蓮山侗寨,就在哀牢山和崆峒山之間。
葛荊從寧州走出,西去數百里后向南穿越臨洮府,西南再一拐行進千里,影影綽綽的就能看到五蓮山高大的虛影。
陜西行省年輕一代四大高手,早年葛荊曾聽藍娘講過,都是很強的靈玄師,卻份屬正邪兩道。
紫霞宗的喬一帆和歸元宗的高凌風份屬正道,單人一劍襲剿過四級綠林山寨。
五連峰的李宣和烏蒙山的破云宗展眺份屬邪道,為人處世率性而為,惡過戰榜高手卻一直安然無事,戰力不俗。
喬一帆、高凌風和展眺跟葛荊都很熟,唯獨李宣他沒見到過。
其實,葛荊曾經數次有機會與李宣相識,不管是姑臧城還是崆峒山小南山,機會多多,偏偏事有湊巧,兩人都遺憾的錯過了。
這讓李宣很是無奈,葛荊回想起來也感覺有些可惜。
畢竟他身為邪道高手,跟展眺關系不錯,喬一帆和高凌風也很認可,足以說明他的人品。
邪道、正道,多指的是修為,而不是行為處事。若說是處事之道,真要值得計較,值得商榷的還是魔道。
正道之人不見得就是好人,邪魔道上的人也不完全就是壞人。
按照世人劃分,完完全全的壞人,唯有綠林,那是豎起大旗直接反抗朝廷的主,百分百的反賊,但有牽連就是屠滅九族,罪無可赦的大罪過。
可現今去看,和綠林相處和諧的人絕不是一個兩個。
所以,與這個邪道門下的邪道人士相交在葛荊眼中不算什么,甚至還有些焦慮,不知道他在這個時候在不在五蓮山。
畢竟宗師戰即將開始,就李宣的修為,應該跟刁御相仿佛,絕對不可能突破到宗師。
正常情況下,修為不足,就必須要為宗師戰避讓。偏偏李宣的身份不同,在這么重要的戰役中,身為宗門少主的他不敢修為如何都不可能躲出去。
即使有被誤殺、誤傷的可能,他也必須在旁邊看著,或是守著。
嗯,應該是這樣吧?
葛荊站在五連峰腳下,仰頭眺望著山巔。
五連峰,遠觀過去彷如五瓣蓮花,似開非開,似放未放的樣子,走到近前卻發現,迎面只能看到三座山峰矗立在眼前。
山峰不是很高大,底部好似蓮臺一樣,還算舒緩,可到半山腰之后,整座山峰就如同壁立千仞的峭壁,尋常人根本無法攀登。
“這樣的山,難道只有大玄師才能上去嗎?”
一個跨步,葛荊蹬上蓮臺,左右看了看,登時在左側看到一條堪堪個人才能通行的窄道。
葛荊走過去看了一眼,發現入口處不知道被誰鐫刻了三個字‘小鬼道’。
“小鬼道,難道度過它就是鬼門關嗎?”
葛荊失笑一聲,不過他仔細看過這條窄道,發現這條窄道十分陡峭,尋常人即便能夠攀登,稍有不慎就會跌落下去丟掉性命。
當然,換做葛荊就太過平常了,隨隨便便的跳起,左右手掌在窄道兩側一撐就跳了上去。
窄道雖然陡峭,其實倒也不算長,不過二里路。待他站在小鬼道盡頭,發現盡頭有兩塊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