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卷開啟,所有觀眾的眼睛都瞪大了起來!
而李萌的解說,也正式開始!
“大業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15年,隋煬帝在雁門關被突厥圍困。”
“還未成年的李世民,積極要求隨隸屬于屯衛將軍,云定興的軍隊出陣。”
畫卷里,一位稚氣未脫的少年,出現在眾人面前。
雖然年幼,但是清澈明亮的眼睛里,有隱藏不住的勇氣和斗志。
“云定興戰前召開會議,主導的意見是大軍要輕裝快進,要與突厥速戰速決,早日救出隋煬帝!”
這個時候,鏡頭還是對準了那個英氣逼人的少年李世民。
只見那少年從人群中站了出來,恭敬的走到云定興將軍面前。
雙手抱拳施禮說到!
“將軍,我軍勤王,必須大張旗鼓才有勝利的希望。”
“世民,汝,為何如此建議?”
“將軍,突厥可汗率騎兵深入內地,圍困皇上,采用的是突擊戰術。”
“他們肯定以為我們來不及馳援,如果我們大張旗鼓,數十里之間幡旗相續,晝夜鼓聲相應,就大大出乎突厥意料之外。”
“也正是兵法所云的,出其不意也!”
畫卷里少年李世民,便開始展現自己與生俱來的軍師才能。
畫卷繼續展開,李萌的解說也在繼續。
“最終,云定興將軍采取了李世民的建議,大軍大張旗鼓的前進,擊鼓聲,吶喊聲日夜不停,成功嚇退了突厥!解救了隋煬帝!”
“年紀輕輕的李世民,第一次隨隊出征,就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華!”
畫面再次閃現!
“李淵初任太原太守,帶著李世民一起來到了轄地。”
“李世民一邊廣交英雄豪杰,聯絡晉陽縣令劉文靜,晉陽宮副監裴寂奔走謀劃,一邊積極招兵買馬,為大事做準備。”
觀眾朋友們,大家請看大屏幕,這是李世民第一次勸父親李淵。
畫卷里少年李世民對父親李淵說到。
“今上無道,百姓困窮,晉陽城外皆戰場。父親如果只滿足于現在的身份地位,那么天下到處是寇盜,朝廷又有嚴刑峻法,我們隨時可能處于危亡之中。”
“不如順應民心,在晉陽起兵,這可是天授之時啊!”
對面的李淵聞言大驚失色!
“你怎么說出這樣的話來?我現在就把你抓到官府去。”
畫面再次閃現。
李世民第二次勸說父親李淵起事!
“現在盜賊日繁,遍于天下。父親受命討伐匪徒,現在依然是討之不盡啊!”
“即便您能夠討蕩群賊,今上也不會高功重賞,而且今上疑心破重,功勞大了并不是件好事情。”
“父親如果聽從我上次勸您的話,咱們李家便可以避禍!還請父親三思!”
對面的李淵聞言,深思片刻,開口說到。
“今日破家亡軀由著你去,化家為國也由著你吧!”
畫卷再次閃現!
李淵討賊不力,隋煬帝要興師問罪!
李世民又出現在父親李淵的面前。
“今上昏庸無道,父親盡忠是沒有意義的。”
“現在晉陽士馬精強,如果以晉陽的資源舉事,何患無成!”
“孩兒定當全力幫助父親,一同成就大事!”
畫面里的李淵這一次,終于深深的點點頭。
李萌的解說在觀眾耳畔響起。
“在整個起事過程中!”
“李世民發揮了主要作用,以上就是史書記載他三勸父親的事情。”
“若是沒有李世民,毫無疑問,就沒有歷史上的大唐!”
“若是沒有李世民,毫無疑問,也不會有后來萬國來朝的貞觀盛世!”
“當然,起事固然重要,可是征戰天下,才是真正的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