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就是孫權?”
“應該是吧,不然怎么可能讓他率先出場?”
“咦,看上去,蠻文質彬彬的一位少年嗎!”
“開玩笑,自古江南出美女,自古江南也出才子!”
網絡直播間的彈幕,永遠是最熱鬧,最有意思的地方。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想必大家已經猜測到,屏幕里少年的身份了。”
“沒錯,他就是東吳政權的建立者孫權。”
李萌的話,讓屏幕前的觀眾齊齊點點頭。
如此看來,群眾的眼睛,果然是雪亮的。
“觀眾朋友們,我們十五歲的時候,還在干什么呢?”
“大家會異口同聲的回答,在讀書,在上學,在接受老師的教誨,和父母的關愛。”
“而,十五歲的孫權,已經是一位縣令了!”
呼!
屏幕前的觀眾,齊齊認真了起來!
面對一位十五歲就擔當縣令的少年,不由得觀眾朋友們不認真。
“公元196年,在孫策收得丹陽,吳郡、會稽三郡之后,十五歲的孫權被任命為陽羨縣令。”
“陽羨,這個地方想必許多觀眾朋友們,都比較陌生,它就是我們今天蘇省的一個城市。”
李萌的解說還在繼續!
“吳郡太守朱治察舉孫權為孝廉,揚州刺史嚴象舉其為茂才,其后又代理奉義校尉。”
“少年孫權,每一步都走得特別踏實。”
“公元200年,孫策被許貢門客行刺而去世,臨終前命孫權接替其位。”
隨著李萌話音落地,大屏幕上。
19歲的孫權開始成為一方統領。
李萌的解說也在繼續。
“孫權當年虛歲十九,歲,被東漢朝廷冊拜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
“孫策剛剛統一江東時間不久便被刺殺,地方士民及賓旅寄寓之士仍存異心。”
“因此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并不是非常穩定的。”
“廬江太守李術更是公開反叛,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
“就連豫章,會稽等地的山越人也伺機作亂。”
“可以說,孫權此時的處境,并不是太好,雖然意氣風發,可是也危機四伏!”
“孫權以張昭為師傅,以周瑜,程普等舊臣輔助大業。”
“先率軍消滅李術,得其部眾三萬余人。又阻止了宗室內亂,平定了山越造反,他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
“諸葛瑾、魯肅、陸遜、步騭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賓旅寄寓之士之心,穩定了江南局勢。”
隨著李萌的解說,一位位歷史人物,紛紛閃亮登場!
特別是周瑜,可謂是家喻戶曉之人物!
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千古流傳!
屏幕前的觀眾,情緒也即可被調動了起來。
三國之所以能如此頗具傳奇色彩。
雖然與三國演義有很大的關系,可是,不得不承認。
華夏那段時期,真是一段英杰輩出的時期。
“公元208年,丞相曹操南征,大敗左將軍,豫州牧劉備。”
“曹操占領江陵后,給孫權寫信,信中明確表示,要直取東吳之地!”
李萌的話,讓屏幕前的觀眾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因為,這可是重點來了。
“孫氏陣營內部分化為主戰和主降兩派,兩派可謂是展開了一番唇槍舌戰!”
“主戰派以魯肅和周瑜為代表。”
“主降派以張昭為代表,觀眾朋友們,張昭這個人可不簡單,他當時在當地的影響力非常大。”
“面對這種局面,面對這種困境,孫權是時候,做出最重要的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