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正題,主要負責此次行動的人物,前期就是楊仆,后期就是我們的老路,路博德。
老路確實干的不錯,辦講武,立學堂,教授農耕和中原大漢文化,雖然此后幾年反叛不斷,但為此后的兩千多年奠定了基礎。
伏波將軍、符離侯路博德,大漢名將當之無愧!
這一次行動的戰略目標就是穩定后方,以免出現南北夾擊的局面。
而穩定了后方以后,就該圖謀北方了。
元封二年,對于東邊衛氏朝鮮采取的行動,水路兩軍并進,滅朝鮮,設四郡。
以及元封三年的進攻西邊西域,滅樓蘭,破車師。
這兩個大事件的戰略目標就是為了斬斷匈奴的臂膀,華夏的版圖頭一次張開了雙翼,出現了雄雞樣貌!
要知道以前,這西域的諸國,古東北的小異族,那都是匈奴的小弟,是人家的人。
要不是衛青在北邊馬踏龍城,老霍在西邊開河西四郡,大漢就是一個被北方匈奴,西邊羌人、西域各族,東邊遼東各族,南方諸越國,夾在中間的一個夾心餅干!
群狼環伺,自己又占據著最肥沃、最完美的土地,若是后人不爭氣,后果會怎樣?
所以說該不該打?
而老劉就是一個字,打!
他一個接一個,把他們全都給收拾了,疆域比秦末時期大了一倍!
如果說始皇帝統一華夏,奠定了華夏民族大一統的基礎,那漢武帝就是幫華夏民族奠定了生存的基礎。
讓華夏能夠睜開眼睛看這個世界,讓華夏有了穩定的基本盤,能夠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巔。
兩位皇帝聯手給后世的皇帝定下了KPI天花板。
把大一統,一體,故土等這些詞匯注入到了華夏民族的骨子里,讓華夏不至于向歐洲發展!
這就是他倆并稱為秦皇漢武的原因!
………
“老趙,你家崽兒呢?”
老趙的兒子叫做趙安,是一個剛十六歲的小虎頭,整個人長得虎虎的,憨憨的,霍嬗看著非常有趣,很喜歡逗弄他。
“回主公,他聽說主公要招兵,在家練武呢。”
“他才十六,練什么武?來了我也不收,太小!”
兩人往西安門走去,邊走邊說,趙破奴聽到這話立馬就急了:
“主公,話不能這么說啊,老主公也是十八(虛歲)上戰場的,主公練兵還要三四年,到那時,他剛到二十,不是很合適嗎?”
霍嬗瞥了一眼趙破奴,淡淡說道:
“你覺得你兒子,能跟我們父子比嗎?”
趙破奴張了張口,嘟囔了一句:“那自然是不能!”
霍嬗看著他裝的那個失望的樣子,翻了個白眼:
“行了,我的練兵之法,他年齡太小,承受不住,過幾年長大些再說吧!”
霍嬗眼珠子一轉:“對了,我給你寫了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