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咱們被圍住了,沒有十萬兵馬也吃不下我們。
我們已經成勢了,三萬多兵馬,何處不可去?
單于部我都能動他一動。”
霍嬗起初像是在說服自己,但是說到后面他反應了過來。
‘我麻煩個啥,我是來找匈奴麻煩的,以前三千兵馬,我需要躲躲藏藏,現在翻了十倍,我藏個得兒!’
而且,他還沒說小黑,有小黑這個衛星在,匈奴不可能圍住他。
這到了該無限張狂的時候了啊!
霍嬗瞬間信心爆棚,瞇著眼睛開始想后續的策略。
一切都變了,他現在需要的不是躲藏,而是讓匈奴知道自己這支兵馬的存在。
若是他們知道一支來無影去無蹤,抓也抓不到,熟悉匈奴所有情況的兵馬在他們腹地,大漢邊軍還虎視眈眈,他們會怎么想?
‘那是不是可以乘勢滅了匈奴呢?’
霍嬗腦海中瞬間冒出這個念頭,但隨后就被他放棄,打不了,有很多原因,先說倆最重要的。
第一個原因,大漢沒有做好準備。
如今的匈奴雖然日薄西山,但是依舊很強大,拉起三四十萬兵馬輕輕松松,若是逼急了,五六十萬也不是沒可能。
而大漢沒有做好準備,北地的軍隊防御的話兵力足夠,虛張聲勢也可以,但若是大舉進攻,不得行。
北軍還在長安待著,想要拉到邊疆,沒有幾個月不行,因為北軍就那么點人,他們是骨干,大半兵員都是關中子弟,需要集結。
而且若是深入匈奴作戰,事發突然,錢糧也沒有及時準備。
第二個原因,還是應在西域。
匈奴在西域的力量很強大,他們有后路,若是逼急了,他們全部遷往西域,那麻煩才叫大了。
西域別看一盤散沙,諸國林立,但加一起實力很強大,比匈奴都要強大。
若是出現一個帶頭大哥,那一盤散沙的西域和兵力五十萬的匈奴合在一起,瞬間就會變成一個兵力過百萬的聯合大帝國,那麻煩就真的大了。
所以說,還是得先滅掉西域,國策就是國策,輕易變不得啊!
霍嬗在心中遺憾的嘆了一口氣,不過匈奴此次必須要元氣大傷才行,不然對不起他時不時的頭疼。
………
“各軍侯聽令。”
“末將在。”
“各營匈奴義從充至五千人,都給我看好了。”
“末將領命。”
“剩余人全部加入烏桓義從。”
伊即利起身拱手:
“末將尊令。”
“全軍明日開拔,散會。”
羽林軍2926人,向導150人,匈奴義從25000人,烏桓人加上伊即利344人,烏桓義從麾下匈奴人5509人。
全軍共33929人,真的是應了那句話,越打越多。
………
感謝讀者大大的打賞:
彥雪余,1000幣!
熟人呀,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