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停止休息,整備待命,防止匈奴突襲。”
“諾。”
趙破奴跟其他五人轉身離去,霍嬗雙手叉著腰,深深的皺著眉頭,心里想著這一切。
他現在敢肯定,這一切都是兒單于的陰謀。
霍嬗站定腳步看向左大都尉:
“此次計劃,你還跟誰說過?”
左大都尉連忙起身拱手:
“回主公,除了那五十名死士,我未曾向其他人說過。”
霍嬗深吸了一口氣,不是你,那就是右賢王!
匈奴大軍總共十三萬兵馬,兒單于八萬嫡系兵馬,右賢王才三萬,戰時兒單于為何要聽右賢王的?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兒單于知道了左大都尉背叛的事情,他也知道了所有的計劃,他只是在將計就計。
等著左大都尉和右賢王動手,然后借著刺殺單于這個罪名,處理掉右賢王。
而答應右賢王的提議對他來說很有好處,他可以在防御霍嬗的同時,更容易接手右賢王的軍隊。
霍嬗是真的沒想到右賢王能蠢成這樣,這種大事都能流傳出去。
歸根結底,此次事件是他小看了兒單于,也是右賢王小看了兒單于,他們都被兒單于的年齡給迷惑了!
或者說他身邊有一個智謀之士,那個左骨都侯?
霍嬗對他的猜測很有信心,他的直覺也一向很準,他昨日一天都感覺有些急躁,平常都沒有過。
所以這件事,他覺得八九不離十。
他從進入草原,一路征戰,平平穩穩,輕輕松松斬捕十萬,沒想到今天被兒單于耍了。
大戰估計也打不起來了,這不是虎頭蛇尾是什么?
兒單于處理了右賢王,他急于接手右賢王的勢力,沒時間在這跟他大戰,所以他只有兩個選擇,要不停戰,送走霍嬗,要不直接滅了他。
而匈奴大軍沒了右賢王和兒單于相互掣肘,事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霍嬗也沒多大把握打敗十三萬大軍。
所以這場大戰按理來說是基本上打不起來了。
但是哪有那么的容易,打不打,那不是你說了算,我說了才算,不過還得看看情況。
其實說到底,兒單于沒被殺,對霍嬗沒啥損失,只是少了一份還沒得到的功勞。
霍嬗生氣的也不是這件事,他生氣的是右賢王估計要完,他生氣的是他還搭上了十具連弩,還可能有技術。
右賢王玩完,這件事的連鎖反應太大了。
兒單于死和右賢王死是兩個概念。
兒單于死,匈奴會不穩,兒單于的勢力根基太深,沒個幾年時間,右賢王接手不了兒單于的勢力。
而且右賢王還不知道能活幾年呢,所以兒單于死,符合大漢的利益。
但是右賢王死,兒單于沒有這個阻礙,他能夠平穩的、輕松的接手右賢王的勢力,只因為他是單于,正統單于。
兒單于將會真正的一統匈奴,從此以后,他會失去匈奴內部最大的敵人,從此再也不會有掣肘,匈奴也不會發生內亂。
匈奴不內亂,大漢進軍西域,他們不會無動于衷,大漢的在西域的阻力將會十倍百倍的增加。
而且后續的一切事情都會發生變化,沒了右賢王這個下一任單于,兒單于后年還會不會死?
其他的都不用說,就這一個問題,都夠霍嬗頭疼的了。
霍嬗是真的想扇自己兩巴掌,你說你沒事不返回大漢,跑這兒來湊什么熱鬧。
湊來湊去,事情鬧大了吧。
現在有啥辦法,沒辦法,只能等。
霍嬗坐回位子上,閉上眼睛等了起來,旁邊的鐘干和三文書以及左大都尉都不敢說話,連呼吸都不敢大聲。
時間緩緩的過去,一個時辰后,孫尚前來稟報,大軍外來了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