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剛剛亮了起來,整個羌人大軍中就已經開始熱鬧了起來,每個人臉上帶著期待、興奮的笑容。
小部落聚集的大軍在前,一群小部落首領們正在各自的部落前激勵士氣。
“兒郎們,眼前就是漢人的要塞,只要我們沖過漢人的防御,那肥沃的草場,吃不完的糧食,就都是我們的了!”
“嗷嗷嗷~”
“殺光漢人!”
“搶光他們的糧食!”
“去搶婆娘嘍!”
……
一聽到肥沃的草場,數不清的糧食,這些羌人們眼珠子都紅了起來。
從小聽著部落里的老人說被漢人搶去的隴西等地是多么的肥沃,但他們卻從沒有見過。
在他們眼中,漢人才是大大的壞人,搶走了他們的草場,把他們逼到高山上,過著冷無衣、餓無食的苦日子。
也幸虧是他們都是新一代人,沒有見識過漢人的強大與可怕,要是老一代人,不可能隨便一激,就有這么旺盛的氣勢。
“兒郎們,隨我殺,收回故土!”
“殺光漢人,收回故土!”
人一過萬,無邊無際,更別提是近兩萬的騎兵大軍。
羌人距離最前方的軍堡還有三十里的路程,所以不可能第一時間就沖起來,而且兩萬大軍一起沖殺,除了大規模的野戰,也不可能看到。
他們也只是稍微加快了一些行軍速度,畢竟后面還有著三百三十里的路程。
至于沿途的堡壘,雖然能阻攔他們的行軍速度,但阻攔幾萬大軍,光軍堡中的幾百將士所產生的效果微乎其微。
這些軍堡本來的作用就是抵擋小股兵馬的襲擊,萬以下的兵馬如果來攻,等他們走過這三百里防線,必定會有非常大的損失。
但是這是六萬大軍,并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就算不可能幾萬大軍一起沖殺,但是就是一波又一波的敵方先鋒車輪戰也抵擋不住他們。
而且霍嬗給他們下達的命令是三防竭力抵擋,一防二防稍微阻攔,所以此刻的他們,并沒有待在軍堡之中當釘子。
而是騎在馬上待在軍堡外面,靜靜地等著羌人的到來。
轉眼間,羌人大軍就抵達了第一座軍堡十里處,烽塞待命的將士看到這鋪天遍野、漫無邊際的羌人大軍深吸一口氣。
隨后從懷中掏出火石,點燃了沾滿了火油的火把,隨后把火把直接扔進烽火臺之中。
熊熊大火立馬燃起,等底下的干草干柴著的差不多了以后,上面放著的濕草濕柴開始緩緩燃燒,滾滾狼煙開始飄蕩到空中。
隨后他拿起號角,隨后吹響,后面的烽塞聽到號角聲、看到狼煙,待守的將士也開始重復這一套操作。
隨后一個又一個的烽塞燃起,代表著敵方大規模來襲的滾滾濃煙向后傳去。
而第一個烽塞的將士完成這一切以后,爬下烽塞胯上馬匹,向著身后不遠處的軍堡跑去。
隨后匯聚在軍堡將士們中間,一個個軍堡將士摩拳擦掌開始離開軍堡近側,來到不遠處,靜靜等著羌人的到來。
這片平原地帶雖然不是很平,但是視野也算是開闊,羌人十里外遠遠的就看到了這兩百人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