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寺五監。
九寺分別是: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
五監分別是: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都水監、軍器監。
寺的主官稱寺卿,監的主官多稱監令。
九寺:
太常寺,掌管宗廟陵寢祭祀、禮樂儀制、天文術數等。屬于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禮部。下設郊社、太廟、太祝、衣冠、太樂、清商、鼓吹、太醫、太卜、廩犧等十署。
光祿寺,職掌宮殿門戶、帳幕鋪設器物、百官朝會膳食等事務。屬于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禮部。下設守宮、太官、宮門、供府、肴藏、清漳、華林等七署及東園局。
衛尉寺,主管宮殿、京城諸門禁衛,武器及宮廷儀仗庫藏。屬于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兵部。下設公車、武庫、守宮三署。
宗正寺,掌敘皇族屬籍,以別昭穆親疏。屬于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禮部。下設陵臺、崇玄二署。
太仆寺,掌廄牧、輦輿之政。為管理宮廷車馬、全國畜牧業的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兵部。下設乘黃、典廄、典牧、車府四署及諸監牧。
大理寺,負責審理中央百官犯罪和京師徒刑以上的案件,判決后要送刑部復查,死刑則呈送國君批準。刑部則負責全國的司法行政和審判重大案件,凡地方的死刑案件要送大理寺復查。屬于司法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刑部。
齊良風說到這里,突然停頓了一下,轉身對著虞炎妃等人解釋道:“御史臺、刑部和大理寺為朝廷三大最高司法機構,大理寺負責審訊人犯、擬定判詞,刑部負責復核,同時報御史臺監審。”
鴻臚寺,掌諸蕃冊封、外國使節接待、兇儀喪葬事務,領典客、司儀二署,屬于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禮部。
司農寺,掌糧食積儲、倉廩管理及京朝官之祿米供應等事務,總領上林、太倉、鉤盾、霡官四署及諸倉、司竹、諸湯、宮苑、鹽池、諸屯等監,屬于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戶部。
太府寺,掌管金帛庫藏出納,以供國用,兼管冶鑄、染織及宮廷手工業,轄左中右三尚方、左右藏、司染、諸冶東西道、黃藏、細作、左校、甄官等十二署,屬于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戶部。
齊良風講解完九寺的職責后,頓了一下,繼續解釋道:“每寺設主官寺卿一名,副官少卿兩名,其下屬官還有寺丞,主簿等。”
……
五監:
國子監,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其下設有國子學、太學、廣文館、四門館、律學、書學、算學等,屬于最高教育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禮部。設主官國子祭酒一名,副官國子司業兩名,其下還有屬官監丞、典簿、博士、學正、學錄、掌饌、助教等。
少府監,掌管百工技巧諸務,轄中尚、左尚、右尚、織染、掌冶五署及諸冶、鑄錢、互市等監。屬于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戶部。設主官少府監令一名,副官少府少監兩名。
將作監,主管城壁、宮室、橋梁、道路、舟車營繕修造之事,出納籍帳,屬于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工部。設主官將作大匠一人,將作少監兩人。
都水監,掌管河渠、舟楫、津橋、堤埝等事,領舟楫、河渠署及諸津尉,為國家水利工程、水路運輸管理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工部。設主官都水使者一名,副官都水少監兩名。
軍器監,掌造兵器、旗幟、戎帳、什物,轄軍器庫、甲坊署、弩坊暑、利器署等,屬于事務機構,政令仰承尚書省兵部。設主官軍器監令一名,副官軍器少監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