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欲把國內所有河道溝渠全部擴寬接通把夷龍湖之水引導出來灌溉農田!”
“都水監令!”
“臣在!”
都水監令秦壽生出列。
“愛卿可有辦法把夷龍湖之水引導出來貫通三郡十二縣四十八鄉灌溉全國?”
虞世杰看著都水監令秦壽生詢問道。
都水監令秦壽生沉吟一會,躬身回答道:“啟稟君上,俗話說,山有脈,水流經。只要經脈能通暢,水流便能通行無阻。臣需要到實地勘察一遍才能給出準確的答復!”
“如此便有勞愛卿了!”虞世杰微微頷首,對于秦壽生這沒有絲毫浮夸的答復非常滿意。
都水監是朝廷的水利部門,都水監令秦壽生更是一名難得的技術人才三星靈勘師。
混亂之地土地貧瘠,種田只能看天吃飯,要是老天不下雨,一年下來顆粒無收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雖然說山神也能代天布雨,但那雨并非彼雨,如果把這種事情全都指望在山神身上,明顯不靠譜。
虞世杰既然決定發展民生帶動國內百姓發家致富,那就只能重視工農商三業,修建道路貫通全國各地只是第一步,單單一條道路還不足以讓百姓富裕起來。
第二步為興水利,全國修建河渠把夷龍湖之水引流出來,貫通全國各鄉各村,灌溉全國農田,讓農民種田再也沒有后顧之憂。
此為興水利,重農業之策!
在全國各地修建河渠把夷龍湖之水引導出來。
說難,難!
說不難,也不難!
并不是要無中生有重新挖出一條河渠,而是在各鄉各村原有的河道基礎上擴寬加深,并把所有河渠全部打通連接在一起,把幾百條獨立的河道改造成一條大統一有水流源頭的河渠。
各鄉各村或大或小都有一條獨立的河道,并沒有水流的源頭,主要用于儲備雨水所用,若平時雨水多,則河道水源漲滿,若常年干旱,則河道水源干枯。與之前紅葉領那條小河溝差不多。
現在的虞世杰的計劃就是把所有河道打通擴寬加深改造成河渠,以夷龍湖為水源的源頭,把夷龍湖之水導引出來,以夷龍湖之水灌溉全國。
“臣必定竭盡全力為君上分憂!”
都水監令微微躬身語氣鄭重道。
虞世杰沉思一會道:“全國河渠水道統一擴寬到十米寬,加深到五米深,渠壁、河底用石料鋪壘,渠岸兩側分別用巖石鋪蓋出一條可容馬車通行的石路!”
虞世杰頓了頓,繼續道:“此事由工部和都水監聯合規劃,都水監負責執行!”
“謹遵君命!”工部尚書沙逸明出列領命。
“謹遵君命!”都水監令秦壽生躬身領命。
常言道,道路為大地的脈絡,河渠為大地的血管。兩者兩輔相成,相當益彰,好處不言而喻。
虞世杰之所以要把河道擴建打通改造成一條大統一的河渠,除了要灌溉全國之外,還有一個更深的用意,那就是加強朝廷的統治力度,在陸路之外改造出一條水路,平時可以用這條河渠來運輸資源。
夷龍湖為河渠的源頭,新建造的都城也在夷龍湖附近,今后不管是巡查各地還是發布政令,通過水路遠遠比陸路要快,更加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