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馬源分別之時,卻見那孩子滿臉笑意,不停揮手。蘇青陽不禁暗自感嘆,孩童純真,不知人生苦短,有些人很可能一輩子都只有一面之緣。
但他依舊臉上帶笑,與那孩童揮手道別。
走了一個時辰之后,蘇青陽抬頭望天,卻見斜陽西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
方才午飯時候,從那戶人家口中得知,不遠處的金蓮山之上,有一座小廟。
蘇青陽便決定,去那里借宿一晚,明日再前往萬重山。
到得青山腳下,向上一看,好家伙,這座山可真不是一般的小啊,幾乎可以說就是個小土坡,估計百米高度都沒有。
而那座半山腰的寺廟,站在山底便能見到,確實不大。
到得寺廟門口,抬頭一看,匾額之上刻著“金蓮寺”三字。
門口兩尊石猊之上落滿了黃葉,看來已經好久沒人打掃了。
“看來這寺廟香火并不是很好,與那清源道觀可謂天壤之別,難道佛家真的已經如此落寞了?”
他正要叩響門扉,卻見一個身形瘦弱的老和尚正巧從里走出,見到蘇青陽微微一愣。
蘇青陽淡笑一聲:“這位長老,在下打擾了。今日天色已晚,可否在貴寺借宿一晚?”
那老和尚回過神來,對著蘇青陽行了個佛家禮儀:“阿彌陀佛,施主快請進。”
蘇青陽回禮之后,便跟著那老和尚進入了寺廟。
一進小廟,一股破敗之感撲面而來。
院中鋪滿了黃葉,中央一顆古松更顯滄桑,松下一座長形香爐之中空無一物,不知已經多久沒有香客前來上香了。
院子邊緣處有一口古井,井旁則掛著一口青銅大鐘。
青石小路高低不平,蘇青陽走在上面,好幾次都差些崴到腳。
從談話中得知,這位老和尚法號玄智,算是這寺院的方丈。而寺中還有一位玄真大師,乃是他的師弟。
這時候,后院走出來一位身強體壯的大和尚,看上去五十多歲的年紀,想來便是那玄真大師。
玄真和尚手中抱著捆干柴,口中竟然罵罵咧咧:“你說小師弟也真是的,說什么要去阻攔那位大劍仙,就他那點淺薄修為,與送死何異?”
等到那大和尚將干柴放到檐下角落,這才發現寺廟竟然來了客人。
老方丈微微蹙眉,對著大和尚低喝一聲:“二師弟!”
那玄真和尚撇了撇嘴,嘀咕一聲:“我又不曾說錯。”
玄智一怔,隨后無奈嘆息一聲,轉頭對蘇青陽說道:“我這二師弟性格直爽,還請施主不要見怪。”
蘇青陽尷尬一笑,倒是并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玄智開口詢問:“不知施主是否要用些齋飯?”
蘇青陽還未答復,那玄真已經發出一聲冷哼。
蘇青陽也是連連擺手:“不用不用,我帶了干糧,就不麻煩二位長老了。”
他當即趕緊與兩名和尚告退一聲,隨后向著老和尚所指的后院禪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