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京官都知道,今天必然會是一次大清算,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清算的力度會如此之大。
大到何種程度?能夠參加朝會的官員,近乎一半都丟了腦袋。
若是按照以往,國師大人為了穩定朝政格局,或許還會出面諫言幾句,畢竟被抄家的官員之中,有不少都是他的得意門生。
可是這一次,國師大人卻沒有絲毫動作,回朝之后便一直待在自己府上,沒有出過門。
誰都不知道,這一切為何會來的如此突然,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皇帝陛下必然沒能尋得真仙。
要說這一次六部之中受到影響最大的,自然是戶部。
因為,這一次“賑災不力”成為了最大的罪名。
災情整整持續了兩年多不說,還造成了國祚動蕩,各地流寇大肆猖獗,進一步惡化了國運的穩定。
朝中所有人都明白,這不是最終的清算結果,因為除了圣京城之外,逑州各地官員,都要面臨輕重不一的罪責。
朝中少了那么多空缺,怎么辦?這根本不需要擔心,下面有的是人能夠頂上。
一時間,眾多在清水衙門燒冷灶的年輕官員,一夜之間就青云直上,坐到了高位,甚至不乏有人一下子連跳數級。
有些官員很不明白,如今國祚不穩,為何皇帝陛下回朝第一時間就要對朝堂進行大清理,就不怕國運更加低落嗎?
當然,他們又怎會知道那位真龍天子的想法?最多只敢在心里胡亂猜測而已。
這一夜,京官幾乎沒有一人能夠睡得安穩,被治罪的,要么進了大牢,要么已經被秘密處死;沒被治罪的,則一個個膽戰心驚,生怕下一個就會輪到自己。
今夜,圣京城的百姓們,也都早早熄了燈,因為街道之上的錦衣衛太多了,多到讓他們感到害怕。
誰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惹事?那絕對是找死!
按理來說,欽天監罪責不輕,作為副監的李斯也該受到重罰,但不知為何,皇帝陛下卻將主要責任,都推到了那位已死的監正大人身上,反而對李斯的處罰很輕。
這讓李斯有些難以置信,但又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受到太多的牽連。
但不知為何,他總覺得這里面似乎有什么蹊蹺,但究竟哪里不對,他又說不上來。
第二日朝堂之上,圣元殿之內,一下子多了許多年輕面容。
他們雖然都是第一次參加朝會,但是面色卻都很是平靜,幾乎沒有人出現太過怯場的情況。
他們的晉升,除了皇帝陛下欽點之外,還有國師大人的首肯。
大舜王朝當今圣上回朝之后的第一次朝會,便發布了一道道圣旨詔書。
不管是逑州賑災、北方物資、國運穩固、討伐流寇等等,細到每一個州,每一座城市的負責官員,通通都在詔書之中詳細任命。
當文武百官見識到此番陣仗,他們才意識到,當年那位親自平定“群胡之亂”的梟雄皇帝,是真的回來了。
試問,在這樣一位君王的身旁,有哪個不怕死的,膽敢有任何一丁點兒小心思?
誰敢有,那昨天被清算的那些曾經的朝中大佬,便是他們的下場。
出人意料的是,國師大人并未出席這一場朝會,至于緣由,并不知曉,也沒人敢提。
就這樣,大舜王朝新的統治時代就此開始。
在穩定了中原亂局之后,圣京城便要將所有精力,全部放到北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