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就是一個孩子的發言,這個年輕的聲音,很快便被其他成熟的聲音給壓了下去,坐在霍去病身旁的衛青,輕輕的拍了拍外甥的肩膀,告訴他:“孩子,打仗不僅僅需要勇氣,還需要絕對的實力,特別是需要懂得養精蓄銳。”
霍去病這個時候雖然已經有了一些軍功,但他并沒有居功自傲,稍微思索之后,他覺得自己的舅舅說的其實是對的。
同時,他也明白,真正打敗匈奴的絕對不可能是他霍去病一人,而是整個大漢王朝!
于是乎,霍去病乖乖的聽從了長輩們的意見,開始學著養精蓄銳,隨后大家約定一年之內絕口不提北伐之事,只是默默的積攢力量,等待著匈奴人再次犯境之時,將其徹底擊破!
然而就在這一年當中,任誰都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情發生了!
本來一年之期已到,漢武帝也有意出兵北伐,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候,大將軍衛青卻突然病倒了。
與此同時,匈奴那邊一聽說衛青臥病在床,無法出兵掛帥,興奮的差點沒直接跳起來。
他們和漢朝打了這么多年,漢朝那些軍事將領的打仗方式,幾乎全都爛熟于心。
如果沒了大將軍衛青,那么漢朝也就只剩下飛將軍李廣還有其他幾名老將了,這些人當中李廣雖然很強,但是他用兵太過謹慎,擅長于防守。
凡是率兵主動出擊的時候,幾乎沒有贏下來過,一碰到匈奴的主力部隊,他的軍隊往往被打得落荒而逃,或者是因為分不清方向,連匈奴人的影子都摸不到。
就算漢朝要強硬出兵,以李廣這些老將行事做風偏穩的性格,也必然會選擇城高糧多的定襄郡作為出征的后勤基地。
所以,匈奴方面早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在定襄的陰山附近設好了伏兵,只等漢武帝劉徹盡快發兵,這樣就可以將漢朝的主力軍一網打盡,到時候他們的大軍就能夠乘勢南下,攻陷長安,徹底奪取整個大漢的國土。
然而,這些匈奴人怎么也不會想到,出征在即,漢武帝竟然任命年僅19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讓他親自統帥數十萬大軍北上,前往定襄整頓,隨后剿滅匈奴人。
這件事不僅匈奴人沒有想到,甚至就連大漢王朝當中也有很多人想象不到,讓一個19歲的毛頭小子掛帥出征,這可是有史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啊。
一時之間,長安城內的大臣們見此情形紛紛議論起來:
“這小子明明只打過一次仗而已,真的可以擔此重任嗎?”
“哎,這個霍去病肯定就是沾了他舅舅還有姨娘的光吧,不然怎么可能19歲就能掛帥出征呢!”
“完了完了!大將軍的名聲就要全敗在他外甥的手里了!”
“希望他不會敗的太慘吧!千萬別動搖了我大漢的根基才是!”
就在霍去病統領萬軍出征的時候,這樣飽含質疑的言論不絕于耳。
但是霍去病心里清楚,兵是大漢王朝的兵,權是大漢王朝的皇帝親自交到自己手上的,勝利是需要自己打出來的,只要自己打出了功績,這些人就會閉嘴。
這樣的流言蜚語,霍去病在小時候就聽多了,他一向不畏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