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帝走向御案,端起桌上的御酒,倒滿兩杯玉樽,然后拿起一樽遞給志煴,道:“弟,乃我東青墨軒救命恩人,這第一樽謝弟再造之恩。”說閉,東明帝一飲而盡。
志煴回敬道:“煴,只要在東剎國一日,就要護我大哥一日。”然后豪爽地干了一樽。
東明帝又倒滿兩樽,道:“弟,乃大義之人,重情重義,蒼穹可證,這第二樽謝弟護國護民忠心不二。”東明帝再次一口飲閉。
志煴回復道:“東明帝,乃一代明君,弟愿鞠躬盡瘁,舍生取義。”志煴再干一樽。
東明帝接著又倒滿兩樽,繼續說道:“這第三樽酒,敬那些為國為民的亡魂之士和即將奔赴戰場的英雄豪杰。”
然后和志煴一同舉樽敬向亡魂之地。
志煴再次跪拜東明帝:“江湖之事,就要用江湖的手段解決,不必牽扯諸國不必要的戰爭,一切就由古苑承擔,再換東剎國十年的平安。”
“好,兩日后,千隆和萬莫就在古苑行罰吧,給諸國和江湖一個交代。”東明帝說完,轉過身看向諸國的地圖。
“臣弟,煴,告退!”志煴朝東明帝叩了三個響頭,而后轉身朝殿外走去。
東明帝看著志煴漸漸離去的身影,眼角流出絲絲眼淚,舉手正準備,還想說些什么,卻又說不出什么,然后倒在了御案旁:“煴弟呀,好好保重!東剎國謝謝你了,哥哥也謝謝你了。”說完吐了一口鮮血,面色有些慘淡,嘴角、眉毛、眼睛等處竟然顯現出絲絲冰霜。
這時,虛影連連,一道夾雜火光的身影出現在了東明帝的身邊,將火屬性的的內力輸送給了東明帝,直到冰霜消融,東明帝的面色有所好轉,才停下了手。
東明帝吁嘆道:“煜皓,你回來了,我和志煴的對話你都聽到了吧。”
趙煜皓趕緊跪道:“屬下看見陛下殿內四周竟無一人護衛,又見殿內有一人影,所以就…都聽到了,屬下無意聽到,還請陛下治罪。”
“煜皓,起來吧,本帝不怪你。”東明帝感覺身體頓時恢復了許多,站了起來問到:
“煜皓,事情調查的怎么樣了?”
“關于三十人命,屬下已經查出了些端倪,事發當晚,萬莫背著千隆,在回歸古苑的路上,確實路過了王家,可是并沒有殺人,而是在離開王家的一條偏僻小道,被人襲擊過,屬下去他們被襲擊的地方探查過了,地面僅僅留下兩道風行痕跡,狂風再大,也不可能是兩道,而是多道,說明對方的目標就是千隆和萬莫身上的玉碟,只是千隆已經醉的不省人事,萬莫也沒有太多在意,這倆賊人不知道玉碟還有更大的用途,只是用來陷害他們。”煜皓說道。
“可是案發現場并沒有人證啊?”東明帝疑惑道。
“有,東俠武苑,王一刀,育華殿,柳方涯的首徒,他親眼目睹了王家的慘劇。”趙煜皓說道:
“據說王一刀是王氏的私生子,從小便被遺棄在外,過著饑一頓、飽一餐的日子,生活在乞丐中間,有一次因饑餓偷吃東西差點被人打死,恰碰東俠武苑副苑長所救,柳方涯見其慧根不錯,便收留在東俠武苑,此子極其聰明,才十三歲便進入了育華殿,成為柳方涯的首徒。”
趙煜皓繼續說道:“王一刀,有個習慣就是每晚都要到王家附近坐兩個時辰,看著王家的一舉一動。”
“坐兩個時辰,就只是看著…什么也不做?還真是個怪人,難道他不進去問問嗎,或者報報仇也行。”東明帝驚愕道。
“是的,他這樣已經堅持八年了,從無間斷,就只是看著,什么也不做。”煜皓答道。
“這消息你是從哪里知道的,而且還知道的這么詳細?”東明帝反問道。
“屬下回來的時候遇到了柳方涯,是他告訴我的,要查清事實的真相,就得去找王一刀。”
另外,他還讓屬下給陛下帶來一句話“舍小求大,以圖后報。”
“柳方涯,修為如何?”東明帝問道。
“東剎國排名前五。”煜皓贊嘆道。
“煜皓,此事就到此打住吧,真相已經不是很重要了,你的耿耿忠心,日月可鑒,本王都不知道該如何賞賜你了。”
“屬下能夠陪在陛下身邊,便是最大的賞賜了。”趙煜皓答道。
“煜皓,替我擬一道旨意,傳于天下,并備旨,一日之內,發往其他各國。”東明帝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