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唐宇寧吩咐吳志遠看老丞相之前,就已經私下命令過吳志遠,常去看望丞相了。
所以,即使老丞相不在朝堂多日,但每次吳志遠都會將朝野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柳丞相。
柳丞相心里清楚,此人就是自己的更替者。但是柳記生還憋著一口氣,他想當一次三朝元老,等待新皇登基的那一刻。
想到這里便打斷了還在講述的吳志遠。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吳大人,按理說我早就應該退休,把位置交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可我的心里,卻還是放不下‘三朝元老’這個虛擬的榮譽。
你說我柳記生活了一輩子,貧瘠潦倒,富貴榮華,生離死別,都經歷過了。
為什么會對這個最不切實際的,最虛擬的東西這么的戀戀不舍呢?”。
吳志遠看著柳記生微睜的雙眼,緩緩說道:“老丞相保住身體,您這個愿望,攝政王一定會滿足的。”
柳記生嘆了一口氣,緩緩側過頭看著吳志遠問道:“你覺得攝政王比唐明皇如何?”。
吳志遠看著老丞相虛弱的眼神里那絲銳利的目光回答道:“有過之而無不及!”。
“是啊!!!他比唐明皇,比先帝更加優秀!老臣是看不到天茗攻下明珠島的那一天了。”,說著柳記生的眼睛突然睜了開來,眼神里含著希望的目光,堅定的說道:“但我相信!殿下一定會完成這個天茗帝國多年的夢想!!!”。
吳志遠看著老丞相的表情,嘆了口氣說道:“實際上,攝政王這些日子已經在暗中準備進攻明珠島的事了。但是,我覺得以目前的形式看來,這次進攻可能依然沒有結果。”。
柳記生并沒有感到意外,只是緩緩了搖了搖頭:“志明,很多事情不一定非要看結果。
與他國交涉,往往態度會比手段重要的多,態度是我們留給這些外人的底線,只要他們不觸犯,相安無事,就比一切都重要。
而手段,是我們不得已而使用的武器。
就像與他人交往,沒有表明自己的立場,別人便會有意無意的傷害到自己,那時候生氣再貿然進攻就顯得毫無理由,那便是殘暴之師,是被世人所摒棄的。
而只要我們確立了底線,表明了態度。在他人逾越之時,再使用手段,便是仁義之師!
請問你愿意帶領著一只仁義之師征討,還是一只殘暴之師征討呢?”。
吳志遠聽完,長呼一口氣。隨即躬身道:“多謝老丞相指點,下官知道該如何做了!”。
柳記生微微的點了點頭,又閉起了雙眼。微聲道:“我累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吳志遠告辭了老丞相,便急忙趕往了皇宮面見唐宇寧。
唐宇寧此時正在批閱奏折,主要還是臨淵城打造戰艦所需要得許多錢糧,還有許多軍備,實在是數額較大。
吳志遠見到唐宇寧時,便將老丞相的近況和唐宇寧交代了一遍。也說了老丞相的意見,以及三朝元老的愿望。
唐宇寧聽后,點了點頭說道:“老丞相功勞卓悅,這小小的愿望,我當然會幫他實現,前提是他要保重身體。至于宣戰的理由......”。
唐宇寧皺了皺眉頭,思考了片刻,又問道:“你有沒有什么辦法?”。
吳志遠回答道:“下官目前想到的,還是派遣使者勸其交權。可是......可是這樣危險的事情,實在是太難挑到合適的人選了。”。
唐宇寧捏了捏額頭,隨即說道:“這件事情暫時先交給你去辦,你也留意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進攻明珠島的船只,還要過上一個多月才能造的出來。到時候如果依然沒有合適的人選,就另尋他法吧。”。
吳志遠從皇宮離開的時候,已經深夜。腦海里掃過許許多多的人選,可是都不合適。
因為這個人選,要視死如歸,巧舌如簧,更要表明態度,不然就和之前派出的使者一樣,渾渾噩噩的,最終連聶剛人都沒有見到過,就被趕了出來。
可這樣的人,實在是太難找了!雖然朝廷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人存在,但他們都身居要職,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老丞相啊!你還真是給我出了道難題。
想到這里,吳志遠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負著雙手搖著頭回家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