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面墻的墻面很不平整,中間凹下去一小塊,在遠處用手電光看,確實很像是有意砌成的一個形狀,要是跟星座似的往抽象、玄學的方向解釋,也勉強能樹的形狀跟搭上邊。可是如果這大槐樹真的是古人有意留下的神物象征,絕對不會做的這么模糊、粗糙和模棱兩可。
這個人嘴里就是一句話都信不得。
他陷入沉思,忽然感覺身后好像有人捅了捅自己,回頭一看,只見老馬神情狡獪,正向他不停眨眼,指著胳膊下藏著掖著的東西。這老馬多半是在土里打到什么寶貝,起了貪念了。
那是個圓形的青銅物件,看起來工藝精巧,但磨損嚴重。老馬用輕不可聞的聲音問魏明,這是不是啥寶貝。他拿過來看了兩眼,頓時兩眼放光,原來這東西是個馬車上的軸箍,是以前用來箍馬車車軸的東西。
望著老馬挖出軸箍的地方,他腦海中靈光一閃,好像意識到自己遺漏掉了什么,又把軸箍從老馬手里奪過來看了一遍,終于意識到一個他們忽視已久的問題。陳總問他是不是有什么新發現,他理也不理,徑自跑到甬道外面,仔細的辨認起那些車馬轍痕。
從進墓以來,他就一直覺得這座墓里的車馬轍痕密集的過分了,而且壓根找不到車馬坑存在的痕跡。只不過之后接二連三發生的詭異事件,讓他有意無意的忘記了這個疑點。
他蹲下身,一路從用甬道埋著小碎步檢查著車馬轍痕。果然,那些車馬轍痕到了墓室門口雖然淡化了些,卻并沒有完全消失,只是顯得雜亂不堪,稍稍刨去浮土便可辨認出來。確定了自己的猜測以后,他說:“陳總,你快讓他們停下,不要挖了,我有線索了。”
陳總聞言眉毛一挑,問他發現了什么,他說:“你看這些車馬轍痕跡,它們應該一直延伸到墓室里面,甚至更深的地方。”
“小魏啊,咱們現在就不要把時間花在研究原理上了,你先說結論吧。”陳總不耐煩的說。
“這些里的路是用土石鋪的,按理說算是非常堅固了。能留下車轍說明車的載重很大,或者是數量和進出次數足夠多——多到非常夸張的地步。但是,這墓室里的東西又沒有達到這個數量級,這意味著這些馬車的終點可能不是這個墓室,而是別的地方。只要咱們能順著把墓室里的車轍都找出來,就能弄明白這些車是往哪里去了。”
陳總又問他,要怎么找車轍。魏明說,他們學考古的有一門課叫做考古地層學,這一套東西,說來既容易也不容易。容易是指基本的實地操作方法,無非就是挖探方、刮面之類,教一教民工也能上手。說不容易,就在于怎么判斷和辨認地層,分析出地層正確的年代和對應文化,這里面的學問就不少。
但好就好在這間墓室位于地下,是一個理想環境,非常方便做地層清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正好楊哥也帶了刷子和手鏟過來,陳總聽完連聲說好,當即批示魏明給這些土耗子和保鏢們開一場培訓會,教他們怎么做刮面。
果然沒過多久,他們就清出來一些相對明顯的車轍痕跡。車轍的指向非常明確,一路穿過棺槨所在的正中,最后消失在后墻的墻角處,說明這里原本是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