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疑問種種,但之前牛子慘死的一幕還近在眼前,也沒人再敢輕舉妄動,生怕又出什么意外。這邊陳總讓趙老驢用鏟子把紅袍撥開,看看有沒有什么遺物之類。趙老驢扒拉幾下,果然從衣物里掏出了點東西,端上來一看,竟是一方沾滿塵泥的玉質印璽,差不多半個手掌大小,用是極好的玉,在手電光下反射出柔潤的光澤。
這一下給老馬看直了眼,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這……你們說,這會不會是哪個皇帝的印哩?會不會是哪個秦始皇的傳國璽哩?”
趙老驢這邊忙著擦拭印璽上的泥土,聽見老馬的話忍不住嗤笑一聲:“這東西最多就是個當官的印璽,還傳國玉璽?我說老馬你你就做夢去……”
這邊趙老驢話還沒說完,他正在擦拭印璽的手忽然停下,似乎看見了什么不得了的東西,嘴張大眼瞪大,神情夸張的像是中了邪。一旁的老馬把那玉璽從趙老驢手中奪過來,仔細看了一陣,也忍不住叫了一聲“乖乖”。
“冊那,這東西怎么個稀奇的呀,難道真的是傳國玉璽……”一旁的阿凱難得的不嫌老馬臟,也跟著湊了上去,然后“咦”了一聲,把那印璽刻有印文的一面轉過來給大家看。
原來,這一方印璽上赫然刻著六個小篆,依稀可以辨認出是“大宋皇帝之寶”。陳總看了問魏明:“這……難道這個紅袍石人是宋朝的皇帝?皇帝帶頭盜墓,這真是稀奇事……”
(本章未完,請翻頁)
魏明初看也是一頭霧水,再仔細檢查過一遍印文后,確定不是他們看錯了。不過,這一下他倒是發現,這玉璽不但規制與歷代玉璽有所出入,其工藝也頗為粗糙。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充斥著一股山寨味。
看著紅袍怪尸面孔上的獨眼,一個念頭在魏明心中忽然升起,頓時有如醍醐灌頂,打通了之前那些糾纏在一起思路。他說:“這個玉璽里的宋,并不是我們一般人認知的那個趙宋。這個穿著紅袍的石像,就是當年在瓜州渡口沉船后,又在呂梁山附近失蹤了的韓林兒!”
原來當年韓山童掘出獨眼石人后,便在好友劉福通等人的擁立下登基稱帝。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因此以宋為國號,以龍鳳為年號紀元,史稱韓宋。后來韓山童被捕處死,其子韓林兒繼位,以“小明王”之名而為人所知,后人也多不知其國號為“宋”。
史學家也不將韓宋視為趙宋的延續,但韓林兒和紅巾軍都認為自己是宋朝的正統繼承人。因此,韓宋的一切衣冠禮制都是仿照宋朝所立,因此才會在印璽上刻“大宋皇帝之寶”。
這么一來,所有的線索也都通了。按陳總之前跟他所述的傳說,韓林兒是自導自演的瓜州沉船,實則是變成了后來目擊者所看見的“龍袍怪尸”。現在看來,跟“一目鬼王”的石人形象非常類似,絕不是巧合。
無論韓山童當年從黃河里挖出來的那一尊獨眼石人,還是前幾天他們在山上看到的那些獨眼石像,它們可能都是同一種神秘力量的受害者。內中原理,恐怕不是簡單的神鬼玄學就能解釋的了的。
祭祀臺上的金文曾說一目鬼王有蠱惑人心,知悉今古的神通。如果這個記載為真,那么一目鬼王的神通至少還殘留了一部分在石像上,很可能也控制了韓林兒,并最終導致了異化,之后韓林兒的怪異行為也都是在“一目鬼王”的指示下進行的。
但這個可能,又讓他陷入了新的疑問。如果一目鬼王的石化是因為其魂魄寄居來自于鬼眼,而失去鬼眼則等于失去魂魄,但韓林兒以及外面的那些人俑,生前無疑都是正常人,那他們又是怎么變成石頭的?
這頭魏明正忙著冥思苦想前因后果,那邊趙老驢又繼續忙著扒拉韓林兒石像上的紅袍。自打老馬知道這家伙是個皇帝以后,也興致勃勃的幫閑,樂在其中。那紅色朝服畢竟過了幾百年,兩人都不是專業考古隊員,這一番瞎折騰下來,竟然一不小心把那朝服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元末韓宋政權的帝王文物,說稀有那都是客氣了,壓根就是絕無僅有。眼見這么寶貴的文物被毀,魏明正準備跟個老學究似的捶胸頓足間,卻恍然見看見,就在這紅色朝服的裂口處,竟露出了一縷奇怪的明黃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