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張凡居然從后山活著回來的時候,吳家村的人都十分的高興。畢竟張凡,是個出手大方的老板。
吳大壯就是招待了張凡一個晚上,就得了幾大千的事情,早就在村里傳開了。
在吳家村人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眼中,張凡基本已經跟財神爺劃上了等號。
之前張凡沒回來的時候,還有人天天念叨,張凡有點可惜了。現在張凡回來了,吳家村的人自然非常的高興。
看著歡呼雀躍的村民,張凡也在考慮怎么開發吳家村。以吳家村現在的條件,張凡還真的找不到投資的項目。
吳有田坐在村頭,并沒有跟其他人一樣圍著張凡轉。
年紀大了,自然清楚圍著人家轉也不一定撈到好處。想要撈好處,得出力。看看大壯,冒著生命危險,天天往后山跑。
之前,吳有田還以為張凡回不來了,覺得大壯這孩子傻,沒想到張凡居然回來了。今晚估計又要在大壯家過夜,大壯肯定又能撈一筆。
農村人都比較看重到手的利益,拿到手里的才是自己的,有人說目光短淺。可是卻沒想到農村人底子薄,想玩長期投資可沒有那個底氣。
“村長,你們這吳家村有沒有什么獨有的食物或者手藝什么的?”
張凡直接坐到了吳有田的身邊,也不嫌臟。
這一舉動倒是讓吳有田對他十分有好感,吳有田嘬了一口旱煙,然后幽幽的看了張凡一眼。
“是不是在后山找到啥好東西了?”
一聽張凡的話,明眼人就覺的張凡可能要在吳家村發展點啥業務。可是吳有田卻多想了一步,張遠肯定在后山發現好東西了,要不吳家村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有啥好投資的。
厲害啊,張凡也不得不佩服老村長的睿智。他還真的在后山找到好東西了,整整一個宗門。
不過這好處一般人可享受不了,張凡打算在吳家村搞據點,實際就是圖個方便。
“村長,我去后山可不是找東西去了,我就是覺的這里環境特別好,山清水秀的適合開發旅游項目。”
“呵呵。”
老村長一句呵呵,似乎把一切都已經看穿了。
“你要想開發就來啊,我們吳家村就需要你這樣的大老板來投資。不過你來的時候也看到了,咱村子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你要想搞開發,首先得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肯定是沒錯的。交通不便利,根本就發展不起來。要想投資,是得先修路。不過這修路水可是很深的。
平湖縣當然在進行村村通工程,但是肯定優先一些有特產的村。像吳家村這樣的估計要放到最后了。
“路什么的先不說,村長你就說說你們村有啥特色沒有。”
“要說特色啊,還真有,我們吳家村會做燈籠。咱們過年的燈籠都是自己糊的,各式各樣的可好看了。可是這燈籠一年四季也就春節的時候用。沒辦法改善生活啊。”
“燈籠?有現成的嗎?我想看看。”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春節的時候燈籠還是很有市場的。不過也就是跟老村長說的那樣,不穩定一年就一次。而且別人也在做,吳家村交通不便利,生產也形不成規模,根本沒辦法跟別人競爭。
張凡卻有別的想法,他可是修仙者,燈籠肯定有辦法賣出去。現在關鍵的是吳家村人的手藝到底怎么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