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凌心安望著整個江州城內所有私塾先生齊聚一起的時候才愕然明白。
江州城不算大,但也不小,幾十萬人還是有的,城內也幾萬人,但卻只有可憐的不足二十個私塾學堂。
先生們望著凌心安年輕卻又穩重的面容,想起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事,或多或少的知道了凌心安的來歷。
“學生拜見各位老師。”凌心安沒有托大,還是恭恭敬敬的給各位先生行了個禮。
眾人也是紛紛回禮。
待眾人坐下,凌心安才道:“相邀各位老師過來,實則有一件事想和各位老師相談。”
“凌大人但說無妨。”一位明顯看起來比較年長的老者說道。
“好的,蔣師。”凌心安道,老者正是江州城內最為著名的學者蔣師。
“學生想在江州城蓋一所學校,所有江州城弟子均可免費入讀,不知各位老師有何想法?”凌心安淡淡說道。
此話一出,在場的眾人立即嘩然,就連蔣師昏暗的目光此時也明亮起來,望向凌心安,目光閃過訝然。
“凌大人好魄力,不知你說的是真是假,還是來消遣我等書生。”立即有人在一旁冷笑道。
“學生沒記錯的話,您是范師是吧。”凌心安望著那位老者道。
范師點點頭,以示默認。
“如此大事,學生怎敢消遣各位老師。”凌心安危襟正坐道:“古人有云,所謂學者,非誦章句、習筆札、作文辭也,而在于正心、修身、齊家、治國、明德于天下也。學生覺得,民不開智,則國不興,若要開智,必先教育,如今四海難平,強敵環視,我大周王朝岌岌可危,如果民不知國,國不愛民,將來戰事一起,誰能上線戰場,保家衛國,所以學生欲要興辦教育,像我江州管轄下的子民皆可入讀學校,一同學習。”
眾人被凌心安說的話震驚,良久,還是蔣師開口:“凌大人心懷天下,讓老朽想起當年的太師,于大周崛起之時,和武帝創辦文殊學院一般,令老朽敬佩。”
“蔣師您客氣了,學生只是做自己能做之事,怎敢和太師相比。”凌心安道。
事實上當然不是如此,興辦教育的目的除了開啟所謂的民智,更重要的是凌心安想讓這個世界的人接受新的一套教育理論,那就是物理和化學這些自然學科,也就是格物學說。
大棚種植提醒了他,哪怕凌心安帶著另外一個世界的知識而來,但他也只不過是一個畢業了多年的創業者而已,很多學生時代學過的知識,已經忘得七七八八,如果不是來到這個異世界,經過了不斷的習武之后,他的記憶力恢復的越來越厲害,很多知識點他都忘記了。
既然穿越過來,不能像看小說中寫的那樣帶著bug一樣的東西存在,那只好依靠自己現有的知識和商業模式,引領這個時代朝另外一個方向前進,他相信,只要成功種下一顆種子,假以時日,這顆種子必定能開花結果,那時候就輪不到他決定了,凌心安要做的就是將這顆種子成功的種下。
現在哪怕他再多知識或者想法,但畢竟只有一個人,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要想在這個亂世中尋得一處安身之地,他必須借助一切力量,就如某位偉大領導說過的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本章未完,請翻頁)
“各位老師,學生已經擬好了學校規劃,學校地址也派人去尋找了,一旦確定將會尋找商會立即開工,爭取明年仲夏竣工,招收第一批學子,學子年齡和年紀劃分還需要各位老師的幫助。”說完,凌心安再次彎腰致敬。
此時,眾人才明白過來,凌心安根本不是和他們討論興辦教育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人家直接就已經決定了,只是需要大伙想著怎么把學校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