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凌心安便讓胡兵等人去找一處山清水秀之地,適合建學府之地,因為這段時間,段清和郭松竇開等人一直忙碌皇糧之事,所以這些事便交給了胡兵,胡兵讓鄒文去尋址。
凌心安點頭,鄒文作為幕僚,妥妥的文人一個。
對于凌心安,鄒文也是敬佩不已,先不說靈脈的事,單單望族一事,如果不是胡兵早就警告自己叮囑家族的人不要去惹他,否則他們家族的下場就不是今天這樣了。
“學校這件事很重要,所以這事,我只交給在坐的幾位去做,至于你們找誰做,怎么做,本官一概不問,只有兩點,一是按照我的要求做,二是要在明年仲夏之前全部竣工。所以回去問問你們家族,如果敢接手,我交給你們,不敢接手,我交給三大商會。”
鄒文胡兵段清等人立即明白。
現在的他們早已和凌心安捆綁在一起,江州城的利益格局早就被這些家族霸占,這個是必然的,冒著身死的風險將之前那些望族除去,沒有利益誰會如此去做。
眾人點頭,紛紛離去。
兩日之后,以蔣老為首的一番大師們再次來到了府衙,拿出了眾多計劃。
凌心安一一細看,總體而言,學校規劃的很是條理分明,從學堂到學生,學士,分類清晰,因為是免費,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就篩選出來,從未上過學的統統歸為學堂,學堂需要的教室就要多,到學子,學生,學士等不同階段,相對應的人數應該大大減少,剛開始學校就無需建的太多,一是為了減免不必要的開支,同時也要看看效果如何等等。
凌心安看的嘖嘖點頭,里面充分的考慮到了各種事宜,看完,不禁為眼前的一番大師們折服。
看完,凌心安道:“各位老師。學生沒有別的要求,只要求一項。”
“凌大人請說。”
“學生要求增加格物一說。”
眾人聞言,不禁面面相覷,而蔣老望著凌心安,目光沉吟,沉默著。
“讀書使人明智,立國安邦,這點無容置疑,但格物一途,同樣能如此,使人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天下萬物,比如這一桌一椅,大家習以為常,卻是不知為何能承受你我重量而不倒,這其中同樣蘊含天地之理。”
眾人聞言,不禁開始沉思起來,細思之下,確實如此,為何這椅子,需要四條腿,三條腿行不行,兩條腿呢?這椅子能承受一人重量,那能否承受兩人,三人呢?
這么一細想,頓時有些人覺得此事似乎并沒有眼前看的如此簡單。
“格物一途,文殊學院素來就有,這世上學問一途,并不是只有文圣之道,完全可以。”蔣老想了一會兒開口道。
眾人聽蔣老如此說道,便紛紛贊同,于是,凌心安再次和各位大師商量起細節下來,直到擬定好文案。
翌日,江州府發布公告,公告內容便是興辦學校,免費教育,江州府內,但凡適齡幼/童滿五歲至十歲者,不分男女,可送入學堂,統一學習,開啟明智,為大周王朝崛起而讀書,其余者,想入學,皆可免費就讀,一切待遇皆同,同時誠聘天下學者大師,作為人師,教書育人等等。
此公告一出,頓時再次將江州府推上了風口浪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