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塢建造排上了日程,礦脈交給了凌霜,從選礦到冶煉,凌霜是白天出去和各個商會打交道,為了安全,凌心安直接將鄒河和何靖再加兩個捕快作為她的貼身護衛。
唯一的好處便是那四人可以住在府衙,吃上府衙精致的美食,同時被凌心安開始操練,每天起來必須做運動,增加實力。
同時,凌心安找到了鄒文,讓他再安排老兵進入府衙,府衙缺人,他駐軍部隊自己也缺人,胡兵一去到現在還沒回,也不知生死,所以鄒文面色苦澀的望著凌心安,駐軍擴招須千夫長申請,青州府衙那邊同意,凌心安并無權限,大周皇帝對造反是害怕了的,所以各地方武裝力量有嚴格的要求和管控。
“胡大人有回信嗎?”凌心安想了想道。
“大人并無回信。”鄒文道,凌心安感嘆,胡兵生死不知,邊防那邊也不放人回來,確實讓人難以應對。
“府衙是否有權限征集民兵?”凌心安忽然開口道。
鄒文一怔,想了想道:“大人,確實有這個權限,民兵屬于預備兵,閑時歸田,戰時歸隊。”
凌心安道:“能征多少?”
“一萬!”
凌心安想了想道:“你找個名頭,征民兵一萬,然后從中填充到需要的人手中去,趁農忙還未到,訓練三個月。”
鄒文應道。
次日,江州城內出現一張貼文,未防止舊年民眾發動暴動,府衙決定征集民兵一萬,用來確保江州城各鄉鎮在接下來的農忙時節有序進行。
鄒文和留守的百夫長鄒勇便共同負責此事,胡兵之所以留下鄒勇這位百夫長來穩固后方便是如此,都是鄒家同宗,鄒文的命令不至于違背,更不至于兩人聯合起來搞獨立。
郭松和竇開反而是最輕松的人,除了日常維持治安,但現在江州城內,歲末剛過,元宵未至,整個江州城已經熱火朝天,動工的動工,開建的開建,城南那片又因為工程進度不一,郭松不得不前去調節。
竇開及竇家背后的生意節節上升,對于凌心安,竇開也是百味雜陳,竇府是本地人士,原本就屬于本地望門,但去年凌心安的一番血洗,讓竇府之人是戰戰兢兢,可以說本地豪門已經被凌心安幾乎屠盡,剩下的都是末流,但現在這些末流成為了頂流,和凌心安保持同一條戰線。
而凌心安每日繼續練習太極拳太極劍太極刀,輪流練習,沒有新的呼吸法,只有最簡單的就是冥想和練習,同時拉上鐘無鹽一起當作陪練對象。
剛開始鐘無鹽是極度不適應的,但隨著相處時間久了,慢慢的不再是一副生人勿擾的面孔,偶爾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
凌霜沒有去詢問鐘無鹽從何而來,但不影響她對凌心安的信任,對鐘無鹽只有一個要求,死也要保護大人。這是她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