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他的一馬平川,如果不是高聳的城墻,這個真的是沒什么可依靠的防護河,雖然有堤壩,但在戰時情況下,很容易被敵人鑿穿引長江水進來。
所以凌心安首先要做的就是加高加固堤壩,這點讓馮才安排人手,設計了了類似江州口岸的河流,同時打通鄂州和長江之間的水網,引長江水進入鄂州護城河,同時凌心安大筆一揮,直接將鄂州城擴大了一倍,距離長江僅三里路,沿河之下都將做堅固的河堤,上面布滿尖銳的碎石,大船根本無法靠岸停泊,只有某處有限的地方可以容納十多艘商船,從長江引入三條河流,左右兩條河流只允許兩艘船并排而行,作為一進一出的小船同道,中間可以做到四艘船并排航行,這樣就可以控制在一排三艘船進出,既保障了商船,在戰略上,根本不怕敵船進入,在長江岸邊,只有一個巨大可以同時允許兩首船并排而入的通口,其他的全是高聳的瞭望臺和戰時碉堡。
大周王朝不允許建口岸,但不代表不可以做軍事碉堡。
同時,凌心安將鄂州城打造成一個圓形的衛星城,在鄂州的后方,將會開通水路陸路連通江州,走直線距離不過八十里路左右,日夜軍隊把守。
而在三條河道兩邊,凌心安將大力發展農業,要知道,江州城最重要的是大豆,可是相比鄂州的農業,江州只能算得上是小巫見大巫。
凌心安的目的就是將鄂州打造成最大的農業種植中心,大豆,水稻,水果,玉米,高粱,紅薯這些既具備商業價值又是戰略物資的都城,然后就是打造鄂州的旅游風光。
因為鄂州將會建立成這個世界上唯一的河上城市,大周的東方之珠。
這一折騰,五州下來,尤其是鄂州,時間就到了三月中旬,萬物復蘇,雨水季節增多,大周在東方大元帥和四大將軍的指揮下,又連續攻克了十二州,短短兩個月,再次收復十二州并穩固下來,在五夷的震驚和怒火中,他們也終于知道了這次大周的戰爭代號叫掃春分,以牙還牙,徹底的讓五夷感受到了恐懼。
大周要崛起了!
因為他們知道,任何一族都不是大周的對手,大周之所以落得如此這般地步,就是因為五夷同時與他開戰,生生的將大周力量一分為五,這才打的他節節敗退變成今日這般拉鋸戰,彼此誰也奈何不了誰。
只是從去年開始,大周王朝便突然爆發了他們從未意料的實力,短短半年,已經收復了三十一州。
大周皇帝被歌功頌德的即將媲美大周武帝,全天下的周人都為之興奮,三十一州的失地收復,不僅僅再次揚眉吐氣,更是讓年輕的周人更加擁護這位大周開國以來的第二位皇帝。
于是有朝廷之人上表歌頌當今皇帝為文帝,武帝之后,文帝大興。
但更多的是文官們發現,在每場戰爭背后,突然出現的商賈們,他們活躍于各個戰場,
(本章未完,請翻頁)
像一群豺狼,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明白過來的文官們立即紛紛上奏朝廷,強烈要求阻止這些唯利是圖的商賈們介入戰爭,大周士兵在前線廝殺戰場,卻有一幫人發戰爭財,這讓很多文武官員們極度憤慨和惱怒。
光明殿上,又是一陣劇烈的陳詞和痛罵,這次不止少卿少傅等,還有刑部吏部官員同樣如此,甚至有人將老大殿學士都帶到了殿堂。
“陛下,戰爭乃是有違天道,又枉顧死者,剝奪死者錢財,更是天理不容,請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