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不同于魔法。
魔法是精神力通過魔力干涉現實的超自然科學。
而技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上的技能,可以指代一切能力,比如學習、創造、思考,哪怕是喝水、吃飯都可以算作是一種技能。
而在英靈都市,有著狹義上的理解。
技能指代精通的魔法,擁有兩個特性:
“1、瞬發。”
“2、可傳承性。”
瞬發,意味著無間隔施法,是一個魔法師精通某種魔法大成的標志。
可傳承性,指代能夠將自己的感悟以傳承的方式分享與他人。
若說瞬發是魔法師精通某種魔法大成的標志,那么可傳承性則是魔法師領悟魔法真諦的里程碑。
兩者相比猶若小學生比之教授。
那是位面差距。
學習一個零級屬性魔法,對于該屬性初級學徒來講,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然而,對于一個沒有該屬性天賦的魔法師來講,則猶若登天。
現在,李偉正面臨著這個問題。
李偉的魔法屬性為金、雷、水三元素屬性,以及精神力強大。
【“力量:17+17+4096。”】
【“敏捷:17+17+4096。”】
【“智力:17+17+4096。”】
從智力屬性看,就可以知道李偉的精神力有多強大了。
李偉的精神力強大來源于修習了《太極玄清道》。
李偉也曾思索過,自己的金雷兩屬性是否來源于修習了《太極玄清道》獲得?
因為從三種元素屬性的親和力分析,水屬性的親和力明顯優于前兩者。
這也是為何李偉優先制作“簡單水世界”的原因。
至于幻境魔法、卷軸魔法、命運魔法等等魔法,皆屬于精神系魔法。
有時,李偉也會幻想自己要是七系全能,哪有多好。
金、木、水、火、土、光、暗,為英靈都市世界最基礎的劃分。
這期間也經歷過一系列魔法歷史變更。
千年以前,元素魔法還包括了風、雷、冰、時間、空間、精神、不可名……
總之,在人類尚未發展出科學之前。
人類以元素論籠統將所有魔法歸結為元素物質的作用。
在千年發展過程中,人類漸漸地對魔法有了進一步認知。
比如:
冰是水的固態形態,應該歸結到水元素魔法之中,為了區別于水魔法,人類貫之以靈魂變異。
雷是電磁場的一種劇烈變化,應該歸結道金元素魔法之中。
其實,當人類科技高速發展,元素論已經搖搖欲墜。
不過因為沒有更好的理論解釋,只能繼續沿用古老的元素論。
像金元素,經過科技分析,已經被證實為一種電磁場。
若是將電磁場假設為金元素,那么金元素的本質就是類似波的存在。
那就當波也是元素的一種形態,人類非常富有開拓性地認可了這個設定。
隨著元素波形態得到魔法界得到多數魔法師認可,風元素就顯得尷尬了。
科學證實,風魔法是分子的高速運動,形成的動能。
若是失去物質,那風的概念都不存在。
自此風元素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千年演變,各種各樣的魔法論,猶若繁花似錦。
但是沒有一個可以完美詮釋魔法這門神秘系科學的。
……
為了更好地詮釋魔法這門科學。
人類暫且將之粗暴地劃分為四個體系:
“1、自然元素系,金、木、水、火、土、光、暗等等。”
“2、時空系,時間、空間、混沌等等。”
“3、精神系,幻術、意志、心靈、召喚等等。”
“4、衍生系,復合體系。”
李偉對此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