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宇宙中有六百兆顆星球、幾千萬個銀河系。
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太陽系位于銀河系旁邊獵戶座的旋臂上,地球繞太陽公轉,而整個太陽系則繞昴宿星團公轉,昴宿星團繞銀河中心公轉,大約每24萬年,太陽系會完成一次公轉……
“已知擁有智慧文明星河,共計一千萬八千多個。”
李偉閱覽著天河文明知識庫,凝視著已知宇宙星圖,沉吟道:“已知宇宙文明中,天河文明、銀河文明、冥河文明、天使文明、惡魔文明、三角體文明,最為強大,其余文明最高者還停留在探索已知宇宙階段,根本不能與六大文明相比肩。”
李偉略作思考,心生一個想法。
天河文明曾經以恒星轟擊黑洞獲取虛空質,制作出了五個大時鐘。
大時鐘的虛空質含量,奠定了大時鐘的位階。
弒神級武器、神體架構、虛空編輯器都離不開虛空暗物質。
三者對比。
虛空編輯器虛空質含量約莫百萬分之一。
弒神級武器虛空質含量約莫千萬分之一。
神體虛空質含量約莫億萬分之一。
這只是類別估算,以神圣卡薩神圣之體為例,虛空質含量已經達到千萬分之一級別,一般的弒神級武器已經無法構成傷害。
而李偉的創世之體,更是恐怖,已經達到百萬分之一級別,虛空編輯器已經無法解析創世之體。
從某種層面上說,已知宇宙六大文明的‘造神科技’是建立在‘虛空質’的基礎上的。
由此可知,虛空質在已知宇宙巔峰文明中的戰略地位。
地球上的虛空質,來源于天河文明。
由塵光星系馮子俊上將將之帶到了地球,繼續未完成的‘三大造神’工程。
李偉的以“三大造神工程”遺留虛空質,結合第五個大時鐘,構架除了創世之體。
但是,李偉冥冥之中,感覺到創世之體的虛空質含量還沒有達到上限。
他虛空更多的虛空質,來提升創世之體的位階。
由此,李偉駕駛者一膄王爵級星艦,開啟跨星際跳躍,趕往未有文明的系外星河,提煉虛空質。
……
未名星河。
這是一個有著1000億多顆恒星的河系。
位于未名星河的第九懸臂,有著一個黑洞,無法估量的吸力,正在吞噬著這個河系。
依據大時鐘推演,一百六十億年后,整個未名星河會被第九懸臂黑洞吞噬殆盡。
由于數據太過龐大,大時鐘解析道地一百六十億年后,戛然而止。
最終演繹有兩個結果:
“1、第九懸臂黑洞在吞噬過程中,吸收超新星爆發達到臨界點,黑洞的質量達到已知宇宙極限,發生黑洞大爆炸,重新誕生一個新的河系。最終完成一個河系輪回。”
“2、第九懸臂黑洞在吞噬過程中,積累的能量,突破宇宙超膜,與異域宇宙超膜產生‘架橋’效應。”
一個是宇宙輪回理論;一個是宇宙融合理論。
這些都太過玄奧,沒有豐富的大數據積累,無法解析其中奧秘。
懷揣著這個疑問,以及對虛空質的渴望。
李偉發動萬有引力,從未名星河第九懸臂最近的恒星系驅使著一顆恒星往黑洞轟去。
大時鐘全線地觀測收集著“恒星轟擊黑洞”大數據。
只見巨大質量恒星的內部溫度遠高于表面,核心溫度超過10億K。
一顆穩定的恒星,核心溫度的理論上限為60億K。
超過這個溫度,恒星內部物質發射出的光子能量將高達到可以在互相碰撞時轉化成正負電子對,這樣的反應會讓恒星失去穩定,最終在一場巨大的爆炸中毀滅。
恒星內部主要依靠核聚變產生能量對抗恒星本身萬有引力來維持穩定。
能量釋放形成的向外的擴張力與恒星萬有引力制衡。
恒星越大所需要的能量越多,消耗氫就越快。
然后形成的氦繼續聚變形成碳原子和氧原子。
聚變程度取決于恒星的質量。
隨著恒星內核中質量堆積,引力越來越大,核聚變原料變少。
當核聚變的能量和游離電子之間的“簡并”提供的力無法抗拒萬有引力時,恒星會突然坍縮,速度達到每秒45000英里以上,內核溫度迅速提升。
氣體在萬有引力作用下,接近光速砸向內核,此過程產生“反彈效應”。
進入的部分氣體反旋向上,從內核中吹出。
而內核里電子和質子擠壓產生中微子,中微子穿過稠密氣體時部分被吸收,氣體獲得巨大能量,從而產生巨大爆炸,產生了X光,伽馬射線,紫外線,氣體再次吸收熱量,溫度升至幾百萬度。
……
黑洞,在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天體,所有的物理定理遇到黑洞都會失效。
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恒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后,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
黑洞的質量極其巨大,而體積卻十分微小,它產生的引力場極為強勁,以至于任何物質和輻射在進入到黑洞的一個事件視界(臨界點)內,便再無法逃脫。